近日,《中国青年报》发布了“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校情况调查”。其基本背景是,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不断提升,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于其父辈,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培养出第一个大学生。

  近日,《中国青年报》发布了“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校情况调查”。其基本背景是,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不断提升,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于其父辈,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培养出第一个大学生。所谓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也就是其父母学历均在高中及以下,自身系家庭中首代接受大学教育的群体。调查结果显示,这一群体在控制性别、高考分数等背景变量之后,在本科期间的挂科数、专业排名、奖学金获得情况都与其他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其对所修专业的认同则显著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而农村生源的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自我报告的各项能力提升也都低于其余学生。

  这份报告实际上为我们在21世纪20年代这样一个时间窗口,观察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且精准的托举和帮扶,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首先,初中、高中要深入浅出推动生涯规划教育。现代社会、现代经济的顺畅高效运转,源自专业分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生产的日新月异,不消说对于涉世不深的孩子十分陌生,即便是那些非第一代大学生家庭中的父母一辈,也会由于时隔久远的缘故,对职业发展和专业素养教育感到陌生,从而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陷入到眼下看来十分具体细碎、但长远来说其实无关宏旨的问题之中。人的职业理想、专业目标的形塑,需要循循善诱的科学指引和针对个体的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把小时候脱口而出的“长大要当科学家”转码为既有坚定理想信念支撑,又基于对专业优势、行业特色和职业发展充分把握的可行方案。在直属高校对口教育扶贫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特别面向中学教师增设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培训课程,当地教师和学生普遍反馈对于专业认识、志愿填报和学校选择帮助甚大。

  其次,大学要形式多样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当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后,一个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究竟需要懂得哪些方面,在思想上、心理上乃至一些细节上做哪些准备,很多学生、家长、高中教师甚至大学教师自身,也未必有谱。大学职能部门牵头组织的至少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也往往停留于“应知应会”层面而难于在专业认知上深度拓展。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唤醒专业兴趣。卢梭在《爱弥儿》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习,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确实,一个兴趣未被唤醒的大学生走上社会,发现自己一无所长、一无所好,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想做什么,没有来自内心的呼召,就会成为迷茫无措的“空心人”。

  大学生在科学研究和探索的道路上究竟能走多远,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兴趣,一是责任。后者往往有待于很多偶然性的历史际遇或事件,才能激发出人们从事科研活动的热情;而前者则是科研活动的最基础层面和根本动力。读书、学习的目的,直接影响其动力和效果。创造机会、开门办学,让本专业领域专家、学者、名师以及行业精英、杰出校友与新生面对面,引导其铸造强大内生兴趣,从而能够基于深永的、非功利的纯粹心态去合理规划大学生涯,鼓励其保持好奇心,发现和激发兴趣、认识专业、明晰方位、守护问题意识,无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学生对专业认知与其志愿填报时存在落差是十分常见的,这种情况下,简单地劝其转换专业或对其焦虑情绪无动于衷,都不足取。重要的是不抛弃不放弃任何思想疏导的机会,用心用情用好入学教育平台,促进学生科学认识学科专业、尽快融入大学这一人生新阶段。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