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研究生支教团”)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服务西部基层的重要工程,是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实践形式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教育功能,能够引导具有服务奉献情怀的青年人,通过参与西部基层实践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格,升华志愿情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毕业生回信中所强调的,希望广大青年能够“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
磨炼意志品质,实现自我成长与提升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118名毕业生深入新疆基层工作的就业选择给予充分的支持与肯定。他也希望广大青年能够在经受磨练的过程中收获成长,深切地感悟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
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从1998年成立伊始,就坚持到祖国最艰苦的西部地区进行支教服务,他们主要服务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宁夏西海固地区西吉县农村学校。从大学生思想道德特点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思想道德表现出明显的务实性,他们能够从切身实际出发、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勇担时代重任,在服务奉献中磨炼意志品质,践履时代使命。如支教团成员在参与支教服务的过程中,能够直面真实的社会性服务任务场景,在社会实践中亲历服务性劳动过程。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不断砥砺自我,努力实现自我成长与提升。面对恶劣艰苦的支教环境,支教团成员在寒冷的冬天凿冰取水,在猪圈旁上厕所,在破旧的炉子旁取暖。时间久了,有的同学得了胃炎、重感冒、慢性咽喉炎等疾病,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选择退缩,而是选择苦中作乐,在艰苦的条件下提升了自身解决困难的能力。很多支教团成员学会了做饭,改变了以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状态;学会了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提升自身的抗挫能力;学会了转变自身看问题的视角,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学会了时常进行自我反思,及时纠偏自身的缺点与不足。经历了支教服务的艰辛,他们变得特别能吃苦、特别肯奋斗、特别勇担当,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成长与提升,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坚定了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
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情,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理应深入基层,躬身实践,以不断深化自身对社情民情的认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固本强基、增益建设。
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作为全国最早响应团中央、教育部“青年志愿者支教扶贫接力计划”的重点高校之一,其核心目标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1998年至2019年,清华大学连续组建了21届研究生支教团,344名志愿者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情系西部,扶贫济困,在支教实践中努力学习并践行马克思主义。他们通过实践了解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现状,也感受到了国家对西部地区教育的重视程度。他们通过支教了解到,国家为了缩小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差距、擢升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而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西部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由此深刻体会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的深刻意涵,即其中所蕴含的“教育平等”“教育均衡”等意蕴。正如清华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白浩浩所说:“清华大学是一所象牙塔,如果我们不参与支教的话,根本没有办法想象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而当我们真正到这里之后,我们看到了这些,经历了这些,才会有所感悟,才会真正想为他们做些什么,也会竭尽全力为支教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通过支教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国家为了推动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真的做了很多努力。”由此可见,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通过支教能够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情,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自身为西部地区教育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与决心。
服务于西藏军区拉萨八一学校的首位清华大学支教女博士孔茗,在人生的关键路口选择用一年的时间远赴西藏支教。头晕、胸闷、双腿酸软,严重的高原反应伴随了她整整一年的支教生涯。条件艰苦、伙食不适,并没有阻碍她在西藏整整一年的扶智扶志之路。她坚持立足西藏发展实际做科研,坚持把科研的“种子”种在西藏,她的全部支教补助也几乎都用在了调研上。通过调研,她了解西藏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现状。截至2018年7月,她已形成了近3万字的调研报告。她希望将自身的调研成果转化为助推该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孔茗博士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情,坚持以推动西藏地区教育发展为己任,自觉将个人价值和个人追求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以高度的责任感展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使命意识与担当精神,为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基。
立志扎根基层,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也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能够传承志愿精神,发挥榜样作用,助益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高校志愿服务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为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中山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汪艳,作为一名即将面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她在支教与毕业的两难抉择中,毅然选择了支教,这就意味着她要延毕一年,也可能错过校招。然而,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专业情怀又无时无刻不在驱使她义无反顾地踏上支教旅程。她这个文科生面对支教学校缺乏生物教师的困境,选择重拾生物课本,每天和备课作斗争。她每天不停地想着如何引导学生梳理线索,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性学习,而非不知所以然地死记硬背。面对藏文班学生理解能力较差的问题,她尝试转换思维方式,用他们易于接受的形式耐心地教学。除此之外,她还要兼顾毕业论文的写作。“那段时间只觉得在办公室待的时间比家里还长”,夜里12点回家是家常便饭。即使事情再多,她都要尽力保证每节课所讲的内容是清楚明确的。支教结束后,出于对西藏基层的热爱与对学生的不舍,这位柔弱的安徽女孩毅然选择了参加专门针对志愿者的留藏考试,决定扎根西藏基层。通过考试,她又留在了支教学校,成为一名正式的教师。“我没有促进西部教育发展的志向,我只希望自己的学生可以学到并学懂我所讲的知识。我没有很高的物质追求,对大城市也并不憧憬,我只希望能脚踏实地教书育人。”一句简单的话,一次无悔的青春抉择,饱含着一位热血青年立志扎根西部基层的志向。尽管优秀的她错失了更好的就业机会,尽管柔弱的她在西藏会晕车、呕吐、缺氧,尽管远在他乡的她因为疫情已经整整半年没有回家乡,但她丝毫没有动摇,反而更加坚定。“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国家的繁荣强大需要依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归根到底则依靠教育。正是有像汪艳这样千千万万个富有爱国奉献情怀的青年扎根西部基层,我国的西部教育才能得以更好地发展,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之无愧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培育良好品德,以提升志愿服务的教育效能,为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筑牢“压舱石”。同时,高校还应该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让广大青年更好地服务国家、奉献社会,为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党的事业的接班人贡献力量。拾阶而上,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张晓红系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万坤利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