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科学有效防控,安全有序开学”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学复课工作,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政策措施到位、任务执行到位、督导检查到位、宣传引导到位,稳步有序推进复学复课,逐步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教育部简报〔2020〕第9期

  教育系统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科学有效防控,安全有序开学”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学复课工作,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政策措施到位、任务执行到位、督导检查到位、宣传引导到位,稳步有序推进复学复课,逐步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科学开展复学条件评估。教育部明确“疫情防控没有得到基本控制之前不开学,学校防控措施不到位不开学,校园安全和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不开学”三项原则。成立学校防疫专家组和应急工作组,指导各地各校做好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错峰错时错区域错层次复学复课。北京印发《中小学校试开学教育教学条件评估要点》,实施错峰到校,调整优化入校放学时间,避免学生早晚出行与社会高峰叠加。青海在全国率先开学复课,做到分级分类分区、错峰错时错段、牧区农区城区有序开学复课。四川建立教育、卫健、经信等部门参加的春季开学时间研判会商机制,科学确定各级各类学校复学复课程序和时间。福建制定开学准备工作评估导则,从体制制度、物资储备、校园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召开全省中小学开学工作视频会议专门部署。

  全面做好复学复课准备。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于4月13日印发《大专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5月7日印发《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指导各地各校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抓实抓细防控措施。河南印发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流程图,发布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和食品安全工作,向全省推广从医疗卫生机构选聘配备“健康副校长”做法。重庆制定学校及托育机构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和疫情防控期间开学工作指南,“一校一案”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细化开学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开学前面向全体师生实施系统培训,指导开展全流程实战演练。江苏完善应急处置方案,优化处置流程,90%以上学校开展了防控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80%以上学校开展了疫情防控应急演练。西藏启动“战时”应急处置机制,用好云数据平台,制定开学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厅局、学校、年级(院系)、班级、家长五级联防联控机制。江西、贵州等地印发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部署严格食堂卫生管理,保障学校饮食安全。清华大学制定30余项专项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涵盖返校进校审批、健康监测、卫生消毒、宿舍管理、就餐管理、校门管控等;上线“清华紫荆”小程序,集人员身份、健康状态、位置信息管理于一体,实现“手持紫荆码、畅行清华园”。新疆大学全面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清洁,对教室、餐厅、宿舍等室内场所定期进行消毒、通风;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仓库,科学调配防护物资,切实保障学校防控需求。

  细致抓好学校巡查督导。各地教育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学方案进行评估,多方式全覆盖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排查问题漏洞,指导学校整改完善并制定突发聚集性疫情应急预案。内蒙古建立“开学复课联席会议”和“双督查”机制,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工作,派出7个督导组,1500余名责任督学深入到每一所学校“蹲点”督查,推动各地各校落实疫情防控举措。辽宁采取“双随机”“四不两直”方式加强督导检查,指导各校针对薄弱环节、易发问题、关键点位,坚持实战标准,开展应急演练,提升疫情防控水准和应急处置能力。山东派出50个抽查复核工作组,分赴全省各县(市、区)开展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毕业年级开学条件抽查复核,核验合格后方可开学。江苏开展学校疫情防控专项督导检查,随机抽查26个县(市、区),现场查看学校70余所。福建开展省市联合专项调研指导,对重点区域、重点学校及重点项目明确“十必查”要求,督促指导各地各校查缺补漏、及时整改。

  立体构建安全防护体系。各地各校坚持疫情有效控制原则、属地统筹原则和“一校一策”原则,以周全举措保障师生安全有序复学复课。宁夏各市(县、区)全部建立医教联合体,指定具体责任人和联络员,指导学校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海南开通校园公交专线、派驻教育专员、进驻医疗专员,以“三专”织密校园防控安全网,为开学复课保驾护航。广西研究制定学生返校动车专列方案,推出“点对点”铁路运输服务,在南宁、柳州、桂林、北海、防城港、玉林等城市间加开22个学生返校客运专列。四川大学在学生返校之际,在每个校区门口设立“帐篷医院”,建立校医院医生、华西医院医护人员、资深专家三级医学处置程序,为师生健康提供“科学判断+精准施策”专业医疗保障。西南大学制定湖北学生及近14天旅居湖北学生返校工作方案,“一院一策”“一人一案”实现学生接站、定点管理、应急举措、心理援助、暖心服务等全覆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实行学生错峰就餐、单人单桌就餐,延长供餐时间、设置全天候供餐档口、拓展室外就餐空间,餐饮人员上岗前全部体检并通过核酸检测。

  精细开展人员分类摸排。各地各校加强人群筛选、摸排,紧盯到人。北京摸底排查返校教职员工和高三、初三学生及其家庭成员情况,明确师生员工返校条件,积极协调安排滞留湖北、境外师生有序返京。河北全面排查1.9万名在湖北就读的河北籍大学生、0.9万名在河北就读的湖北籍大学生,建立台账和数据库,为每名大学生确定一名包联责任人。新疆、兵团坚持学校疫情防控高于社会面标准,实行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行动轨迹监测及报告制度,加强学校与社区、单位、便民警务站的协同配合。云南对师生员工开学前14天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进行全面排查,“一人一档”梳理掌握师生员工近期旅居史、健康状况、病例密切接触史等情况,将人员健康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明确要求只有“低风险”人员方可返校。广东对湖北籍返校师生进行2次核酸检测,对其他外省返校师生进行1次核酸检测。海南对武汉籍返校师生在进入省界口岸时进行1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的正常返校,阳性的转运至定点医院。山东教育厅会同卫健、公安部门对高中、初中学校教职员工和毕业年级学生进行摸排检测,对1.8万余名重点人群逐一进行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西藏大学加强学生健康动态管理,做好晨检、晚检体温监测,密切跟踪发热学生健康状况,及时妥善处置。

  精准抓好教育教学衔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各校统筹处理好开学前居家学习与开学后恢复正常教学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帮扶的关系,确保复学复课教育教学质量。北京采用AB班形式对学生进行同步教学,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步恢复。浙江加强对毕业年级学生指导,努力提高复习效率,加强考试升学有关政策和工作安排的宣传解读,有效缓解毕业年级学生和家长焦虑情绪。深圳发布工作指引,组织各校切实做好线上教学情况分析研判,科学制定教学计划,要求高三、初三以外年级学生返校两周内一律不组织考试。浙江大学用好“学在浙大”“研在浙大”综合信息平台,在保障高质量开展线上教学科研工作基础上,逐步做好线上线下有效衔接,制定混合教学方案、考试答辩方案,合理安排项目申报和科研管理工作。广西大学采取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对理论课程、实验课程、课程考核、毕业年级重修生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作出科学合理安排。西南财经大学组织开展本科学情调查,以“一课一案”为原则,分层分类制定课程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方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实现线上与线下同时进行、教学与辅导同时进行、查缺与补漏同时进行,实施个性化、针对性教学。

  持续加强思想价值引领。教育部部署各地各校在开学后开展“复学第一课”、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尽快调整好状态,以健康乐观的心态投入教学生活。天津、河北等地以疫情防控为主题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上好“复学第一课”、开展防疫主题教育活动等,加强“抗疫精神”教育。贵州充分用好疫情防控形成的宝贵教育资源,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分类施教,为学生上好一堂“人生成长大课”。重庆开学后为学生送上“心理关爱礼包”,加强日常沟通交流,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开展线上心理团体辅导和网上文娱活动。北京大学200余名湖北籍毕业生在12名辅导员和班主任的陪伴和带领下,乘高铁分两批次返京入校,师生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回信精神,分享抗疫经历和战“疫”英雄故事。西安交通大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师生员工同上“返校第一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鼓励广大师生传承“西迁精神”。东南大学抓住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劳动节和青年节等关键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我们都是收信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大接龙”和五四新时代青年寄语等各类主题教育学习活动。上海交通大学编制《抗击新冠病毒——大众自我心理评估及实用心理防护手册》,动态监测准备返校和已返校学生受疫情影响状况及心理状态,并分层分类应对,以人文关怀筑牢心理防线。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