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段革命故事,都闪耀着理想崇高、信念坚定的爱国主义光芒,都是一部鲜活的思政教育素材。

/></p><p >  <span style=浙江省德清县钟管镇改革开放馆,老师向学生们介绍全国缫丝机“第一锤”。倪立芳摄/光明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时强调,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依旧肆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各领域斗争日趋严峻复杂的新形势下,“四史”作为蕴含丰富革命精神和厚重历史文化内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应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

  传承红色基因,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石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历史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条件极其艰苦、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带领革命军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辛探索;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腥风血雨、生死考验的关头,始终保持忠诚信仰,不畏艰难险阻的英勇顽强。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段革命故事,都闪耀着理想崇高、信念坚定的爱国主义光芒,都是一部鲜活的思政教育素材。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西方价值认同体系和意识形态教育的渗透,以及世界范围内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交融交锋,更需要对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的确立进行有力引导。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理想信念是导航的灯塔,是奋进的号角。对“四史”的学思践悟,就是为了赓续传承红色基因,引导新时代青年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石,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艰、担当之要。要通过不断拓展家庭、学校、社会场域的育人空间,引导新时代青年加深对“四史”的学习、思考、实践和感悟,激励青年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领略革命精神的真谛,夯实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自觉树立坚定的价值观念,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砥砺坚强的精神意志,培植深厚的爱国情怀。要教育引导青年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让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在青年心中落地生根,使他们真正在思想上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诚践行者。

  不忘初心使命,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当好人民公仆,做好人民勤务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努力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我们党始终不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初心,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依靠人民群众伟力,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四史”的学思践悟,就是为了牢记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国家未来发展中担当重要角色。青年教育工作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铸魂育人的光荣使命,必须把初心化作恒心,把使命化作担当,牢牢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重要抓手,从根本上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引导青年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内在逻辑的认识把握,深化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人民性”这一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原则的感悟,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胸怀忧国忧民之心,厚植爱国爱民之情,在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弘扬中,坚守党的初心使命,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弘扬革命传统,练就建功立业的本领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民族之魂,文以育之。“四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伟大斗争与实践中创造的,是中华优秀传统和品格风范的集中体现,是中国革命历史丰厚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革命优良传统是其中的核心要义和价值精髓。对“四史”的学思践悟,就是为了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引导新时代青年将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性、创新性相融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相融合,为青年在党和国家事业的传承发展中建功立业提供持续向前的精神动力。

  我们要教育引导青年牢记革命传统,锤炼优良作风,将革命传统中承载的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忠贞不渝的革命气节,与自身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相结合,融入道德养成、文化习得、社会实践各个环节。要把学习“四史”作为青年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引导他们领悟其中蕴涵的勇气和智慧、创新和创造、激情和力量,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筑牢坚定正确的思想根基,磨炼坚强果敢的意志品格,培养直面困难挫折的无畏担当,砥砺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秉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中增长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汲取历史智慧,担当强国复兴的使命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注重对历史经验的思考总结和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运用,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红船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井冈山精神、沂蒙精神等革命精神,以及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时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民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的智慧法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智慧结晶。正是源于这些伟大智慧创造,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带领人民战胜数不清的困难艰险和严峻考验,国家和民族才能够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青年是社会历史发展中最富活力和最具创造力的群体;新时代青年,理应成为实现“四个伟大”、担负强国复兴使命的中坚力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情国情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使新时代中国青年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关键节点上。对“四史”的学思践悟,就是为了汲取红色智慧,引导青年把理想信念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时代机遇相结合,把炽热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积极的强国行动,在发奋图强中锻炼成才,在创新创造中锤炼成长。要引导青年坚定国家意志与政治理想,增强攻坚克难的信心与毅力,提升建设强大祖国的能力与素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真正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为远大理想牢固树立起来,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人生信念牢固确立起来,真正成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在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接力奋斗中,绽放时代光彩,释放青春力量。

  (作者:系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创新工程研究基地研究员)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