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促成了世界的压缩。贸易自由化、生产链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全球化,三种力量的叠加,使包括国家在内的各种实体、组织变得越来越相互依存

/></p><p >  <span style=袁源摄/光明图片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文明激荡、全球治理失衡、伦理价值重塑等重大挑战呼唤思想理论突破性创新;当今中国正处于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期: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期待和要求。面对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需求,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需要自觉承担新的历史使命。

  1.在民族复兴中坚定“四个自信”,继续深入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面对当今世界和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深刻变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尚未具备前瞻性、规律性的理论诠释能力和引领能力;在话语创新、议题设置、理论引领、高水平参与国际对话等方面还处于弱势地位。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价值观念、话语体系、思想理论相互交融或交锋的复杂形势,我国迫切需要加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的理论建构,增强软实力,提高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这是民族复兴的内在需要,也是夯实“四个自信”基础的关键环节。在这种形势之下,新时代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肩负双重使命:一是自身要成为“四个自信”的筑基者;二是要通过高品质研究促进“四个自信”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当前,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依然还不同程度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现象;一些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教条化、标签化以及中国化、当代化不足的现象。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主动担当继续深入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使命。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理与70余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融合,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服务党的全面领导和国家制度建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和国家治理出发,发展21世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在全球化进程中铸魂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时代新人

  铸魂育人,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使命,也是体现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优势特色的重要维度。高校应自觉承担铸魂育人核心使命,以培育时代新人、武装人民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提升民众的理论素养、道德水平、文化认同和责任担当意识。

  全球化促成了世界的压缩。贸易自由化、生产链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全球化,三种力量的叠加,使包括国家在内的各种实体、组织变得越来越相互依存。但是,若依此断言人类将就此步入永久和平,则未免言之过早,且忽略了全球化趋势中反全球化力量的阻抗与增生。近年来,以各种形式萌生或崛起的激进民粹主义声音和行为,从一个维度表征出全球化的复杂和艰难;而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又使全球化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激烈交锋,深刻反映出旧的全球化模式以及与之相伴的原有全球治理范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基于平等、多元价值理念之上的全球化发展需要,人类需要重建新的治理理念,寻找新的合作范式。新型全球化的内核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价值准则是共商、共建、共享,其实现路径是以创新驱动提升经济增长动力;以平衡普惠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面对不同价值观、不同发展道路和模式的交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需主动承担铸魂育人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精神、塑筋骨,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3.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助推中国立场中国方案中国理论全面出场

  新兴力量的崛起,一方面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另一方面也深刻影响了各经济体之间的对话交往方式。当前,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国家之间、区域之间战略博弈呈现出更复杂的态势。首先,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政治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达到百年未有之密切。气候变化、文明冲突、全球治理、贸易规则等全球性议题的广泛性、复杂性、深刻性、长期性,决定了建立一种全球合作框架的重要性;在面对诸如恐怖主义、气候变暖、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危机时,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其次,21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将对全球经济格局和经济发展持久动力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大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攀升。预计到2035年,目前的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将大幅跃升,甚至可能超过发达经济体;全球经济增长重心将逐渐实现战略转移,由欧美向亚洲倾斜,并可能外溢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再次,当前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将越来越朝向西方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共治转变。这意味着,自工业革命以来,由西方国家牢牢掌控全球治理主导权的状态和格局,有可能发生深刻变化。深度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治模式将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新治理架构。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从方法论高度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创新和制度优势,从理论上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创性和典范性价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是对当代中国发展“生境”的研判;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当前发展水平和未来前景的概括: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全面自信百年未有;中国综合国力发展和世界影响力提升之快可谓百年未有;中国对世界政治多元化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贡献百年未有;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百年未有……新时代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在理论上对诸多百年未有的内生逻辑做出回答,更需要对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出战略上的规划和论证,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主动助推中国立场、中国理论的全面出场。

  4.积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构建更具生命力的新世界秩序提供建构性的思想理论

  作为破解全球性治理难题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被视为中国对21世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发展的原创性贡献。在全球治理体系深度变革的复杂挑战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做出了中国版本的回答。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世界多样、国家平等、文明互鉴、包容发展、互利普惠为价值前提,强调人类要克服单边主义的封闭性、片面性和孤立性,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制度藩篱和文化藩篱,以全人类文明未来走向和共同命运为终极关怀,谋求创建共生、共享和共赢的新世界秩序和新治理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根本上超越了一家独大,自我优先的霸权思维,照顾了全球各类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利益,顺应了全球化催化出的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新格局,反映了推动全球化健康发展、超越单边主义思维及其困境的广泛民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面深刻体现了兼济天下的世界情怀,为克服少数国家主导甚至主宰的全球治理困境、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出了更具张力和建设性的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认知框架的历史局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思考人类未来的发展情景,提供了全新视角。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倡国,中国应当主动对这一方案、这一话语做出丰富的、具有渗透力和普遍性价值的阐释与论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敢于、善于利用这一重要的话语领先优势,开展面向未来的非共识创新、非对称创新,围绕全球治理、全球正义、新世界秩序等议题,打造一批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缓释文明冲突、增进文化理解和认同、促进交流互鉴提供理论论证;要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全球人文交流中的独特作用,让世界更好地读懂学术中国、人文中国,进而为构建更具生命力的新世界秩序提供建构性的思想理论。

  (作者:系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