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乡村社区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和乡村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乡村学校,为何要承担起乡土文化功能?如何承担起保护、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的功能?这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作为乡村社区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和乡村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乡村学校,为何要承担起乡土文化功能?如何承担起保护、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的功能?这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理应发挥乡土文化功能

  乡村学校,不仅是地理空间意义上“在”乡村的学校,更是社会和文化意义上“是”乡村和“为”乡村的学校,前者为后者提供了现实基础。具体而言,“在”乡村的学校,除了承担满足乡村社区适龄儿童接受学校教育需求的功能外,还具有间接承担乡土文化的功能。一方面,乡村学校的存在使乡村具有适合村民居住和生活的意义,这是乡村社区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乡土文化存在的基本场域依托。乡村学校,不仅是当地社区建筑的物质证明和“村落中的国家”符号存在,也是乡村社区的文化中心和道德高地;不仅是乡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也是现代文明进入乡村社区的象征;不仅是将乡村社区人们联系在一起的胶合物,更是乡村居民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精神寄托之地。另一方面,乡村学校的存在,保证了学生生活在乡村社区的大环境中,为学生接触浸染、体悟习得乡土文化提供了现实条件。所以说,乡村学校的存在间接保护了乡土文化,并使其具有传承和发展的可能。

  在社会和文化意义上,乡村学校“是”乡村和“为”乡村的学校,这是以其具有乡土性内涵和承担乡土文化功能为显著特征的,也是乡村学校文化独特性的表达。乡村学校理应承载乡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功能。一方面,乡村学校拥有丰富而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可以培育乡村少年的乡土人文性,从而为乡土文化的传承发展打好人力资源基础。另一方面,乡村学校作为沟通外来文化与乡土文化的桥梁,可以发挥文化的辐射与引领功能,促进乡土文化的变革,推陈出新。针对伴随我国社会急速转型中乡土文化生态出现的危机,有学者主张乡村学校教育要培育乡村学生“生命之根”,重新创造乡村学生“精神家园”。可以说,如果乡村学校疏离、割裂了其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功能,那就只是地理空间上的乡村学校,而不是文化意义上名副其实的乡村学校。

  在乡村振兴中担当文化使命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是乡村学校对于乡村振兴的价值贡献。

  乡村振兴要抓住乡村的“根”、留住民族的“魂”。费孝通认为:“人与土地的乡土性关系决定了一种适应土地的特殊文化形态——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是乡愁的重要载体。要留住中国的乡愁,必须振兴中国乡土文化。

  乡村振兴必然包括乡村学校教育和乡土文化的振兴,乡村学校教育振兴也离不开优秀乡土文化的滋养。反过来,担当起乡土文化功能的乡村学校教育的振兴,能够促进乡村振兴。乡村学校除了承担输送人才的政治功能和增加人力资本的经济功能,更应该重视保护、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的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内源性精神和文化动力支撑。

  利用乡土文化实现育人目的

  乡村学校要着眼于培养文化心理健康和文化人格健全的人。乡村少年天然地具有乡土文化“基因”,生长于乡土文化环境,本应该对家乡和乡土具有热爱之情。乡村少年应该是在地理空间环境和文化意义上的乡村少年,理所当然地,乡村少年应该认同乡土文化。乡村少年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可以保证其身份认同、乡土文化价值认同和自我认同,这是乡村少年文化心理健康和文化人格健全的重要体现。但是,在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在城镇化加速推进和大量乡村居民离开乡土的大背景下,乡村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疏离、割裂乡土文化的态势,导致乡村少年对乡土文化认同度较低。

  中国乡土文化中灿若星河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农耕器具承载诉说着人类的历史文明,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人情世故、村规民约、风俗习惯表达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和处世哲学,这些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也是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内容。当前,乡村学校要充分重视这些乡土文化,并加以挖掘利用,实现“以文化人”的重要价值。乡村学校要充分利用优秀的乡土文化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丰富乡村少年的精神文化世界,补充乡村少年成长所需的“精神文化之钙”,同时让乡村少年习得人类的历史文明、农耕文化和处世哲学,进而增强乡村少年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充分实现乡土文化功能

  对乡村学校来说,只有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对乡土文化加以筛选改造、挖掘利用,才能实现其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功能。

  一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一种课程形态,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乡村学校特有的乡土文化资源是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天然资源库”。乡村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大自然,走进田间地头,来到乡村社区,开展调查研究,参与农业生产劳动,体验乡村社会文化生活,学习乡土文化和生活技能。乡村学校也可以利用农耕文化馆、手工艺品展馆等乡村公共资源,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体验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

  二是开发校本乡土课程。乡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满足乡村学生发展的需要,它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当重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者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乡村学校可以对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加以挖掘、筛选、整理,开发出校本乡土课程。例如,依托其环境优美的自然资源开发乡土自然课程、地理课程,依托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开发乡土生物课程、科学课程,依托生动活泼的人文资源开发乡土历史课程、人文课程,等等。如此,既能满足乡村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丰富学校课程种类。

  三是编写乡土文化教材。作为基础教育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教材是对国家教材的补充,编写乡土文化教材能消除学生与书本知识的距离感,培养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乡村学校可以挖掘整理乡土文化资源来编写乡土文化教材。例如,乡村学校可以依托乡村的民俗民风、特色方言等编写乡土语文教材,让学生感受乡村文化的丰厚底蕴与独特魅力;依托乡村的民间故事、名人事迹、名胜古迹等编写乡土历史教材,激发学生的爱乡爱国热情;依托乡村的民歌民谣来编写乡土音乐教材,弘扬传统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依托乡村的剪纸艺术、皮影艺术等来编写乡土美术教材,带给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美术体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四是为乡土文化教育教学提供保障。一方面,乡村学校要统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及校本课程之间的课时安排和任课教师安排,制定并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乡土文化教育教学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实施。另一方面,师资是关键,鉴于当前乡村学校教师普遍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校本乡土课程开发和乡土文化教材编写方面能力低下的现实,乡村学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专门培训。此外,需要依靠强有力的政策来推动,国家和地方教育决策机构与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乡村学校的乡土文化功能及其实现,动用教育政策工具,为乡村学校的乡土文化功能顺利实现“保驾护航”。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中学校的乡土文化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19BSH090]成果)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