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打算升学的学子来说,也有好的消息。《意见》指出,要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而此前,教育部明确,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专升本扩招32.2万人。
“985大学毕业生考研失利,找不到工作,没有地方实习,太难了”“‘双非’大学生真的找不到工作了吗”“想出国却只能gap一年”(注:指间隔一年入学)……无论是已经顺利升学、就业,还是仍在继续努力,对于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来说,疫情造成的影响是客观的。在这个“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
“稳就业”是“六稳”之首,“保就业”也是“六保”之首,中央更是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帮助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今年3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包括多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举措。
《意见》指出,对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国有企业今明两年连续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不得随意毁约,不得将本单位实习期限作为招聘入职的必要条件。扩大“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扩大招生入伍规模。
对于打算升学的学子来说,也有好的消息。《意见》指出,要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而此前,教育部明确,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专升本扩招32.2万人。
3月16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大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开招聘力度,今明两年事业单位空缺岗位主要用于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含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
随着疫情的减退和复工复产,机会也在悄悄孕育。
在前程无忧网站发布的数据中,2月春招季,因疫情影响,有33%企业春招职位持平,20%企业增加。另三成暂时观望。整体职位数是同比下滑。但在全面复工复产后,观望企业重新提供了相关校招岗位。往年4月网申结束,今年很多企业已经延后到了5月底。以四川某高校的统计为例,2019年秋招季共有300家企业参加了校招,共提供1.5万个岗位。而2020春招季国内企业全面转为线上后,在线参与校招企业2000多家,提供岗位10万个。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胡李,最近一直在贵阳市的建筑工地上忙碌。5月底,他签订了三方就业协议。对于他来说,工作落实了,心里也就踏实了。
为了做好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3月17日,贵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印发《促进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条措施》,提出围绕我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我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脱贫攻坚主战场,加强指导和服务,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总体稳定。
“特岗教师招聘1万人,开发2万个公益性岗位,增加5000个用编计划,扶持5000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7类贫困家庭毕业生追加求职创业补贴。”这是贵州的举措。
武汉推进“百万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工程”,要求全市各类国有企业从新增岗位中拿出不低于60%比例的岗位专门用于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并不得随意毁约,不得将本单位实习期限作为招聘高校毕业生入职的前置条件。调动中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积极性,对吸纳2年内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含非武汉地区院校毕业以及非武汉市户籍人员)的,按1000元/人的标准给予用人单位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并按单位实际缴费金额给予最长不超过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筹集就业岗位25万个以上。
这些都是往年不曾有过的利好,对于仍然在就业市场上寻寻觅觅的学子来说,迷茫之中看到更多信心。
在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及东北振兴研究院院长赵继看来,虽然短时间内,学生求职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之在新形势下会产生大量的新岗位,长远来看,大学生的就业前景是乐观的。
他认为,疫情也凸显了大学生在对接学业和就业市场的一些矛盾。“未来会大量出现我们在教育、人才认知方面的新领域、新岗位、新行业,对教育本身学科专业的改造、新方向的设置,也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未来更应强调学科专业的引领性、交叉性。”
招聘季仍在继续,5月6日,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青团中央等6部门共同主办的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正式启动。
“百日冲刺”行动将从5月份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在这关键的100天里,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将重点组织开展升学扩招吸纳行动、充实基层专项计划行动、扩大毕业生参军入伍行动等十大专项行动。
另一方面,创业也成为高校毕业生的关键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6月3日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加紧落实稳企业稳岗位各项举措,采取更多市场化办法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双创”支持力度,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更大发展,为毕业生创业和灵活就业搭建更广平台。
疫情过去,经济复苏,未来仍然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