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面前,必有忧虑,更有契机。深刻反思战“疫”中暴露出的教育问题与管理短板,总结梳理应对危机中积累的技术与经验,迎来教育变革、学校转型和治理现代化的新契机。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我们迎来了“后疫情时期”,生产生活加快恢复,学生陆续返校复课。此时,复盘疫情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总结区域战“疫”经验,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反思管理中的短板。本期,我们邀请专家、县长和局长,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梳理此次疫情带来的思考,并为下一步区域教育治理的发展提供多种方案。

——编者

  危机面前,必有忧虑,更有契机。深刻反思战“疫”中暴露出的教育问题与管理短板,总结梳理应对危机中积累的技术与经验,迎来教育变革、学校转型和治理现代化的新契机。

  回归生活育人 补齐“五育”短板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突发疫情,战“疫”成为最大、最重要的生活之书,居家防控就是最好的课堂,需要每个人去阅读、学习和参与,为孩子们关注生命和世界提供了教育好时机。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在中央决策部署下迅速行动起来,缜密推进“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鼓励学生在抗“疫”的社会大课堂中学习,使学生不仅获得学业上的进步,更获得精神上的成长。

  坚持“防疫优先、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总体原则,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局引导各校按照“疫情防范与安全教育、行为习惯与身心健康、学业进步与兴趣特长、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将学科内容与疫情教育素材统整为课程,感悟生命价值,激发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广西柳州市教育局将线上平台划分为学科导学、防疫防护、身边故事、育心树人、实践探究、亲子时光、健康成长七个板块,助力“停课不停学”。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教育局从劳动与生活、学习、成长三个维度,打造出一套有明确育人目标的课程体系。居家学习期间,引导学生完成一定量的家务劳动,形成与战“疫”状态融合的生活与学习方式。

  如今学生复归校园学习,反思教育的薄弱环节和学校课程内容的缺失,仍然需要聚焦生命教育、健康教育、价值观教育、科学教育、危机教育和劳动教育等主题,对学生进行专题聚焦式学习。

  各地教育部门亟须将生活教育纳入教育改革议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统筹考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安排,做到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兼顾,特别是要拓宽和打开学校教育边界,建立起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让各类社会组织、机构和家庭共同为生活教育服务,实现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良性互动。

  转场线上教育 填平公平鸿沟

  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是“停课不停学”的重要手段和应急之举。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依托多年持续推进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开展“ 教育”助力优质教育资源普惠共享,消除数字鸿沟,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

  北京市海淀区依托海淀智慧教育云,面向全市、全国部分地区开放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学校、教师、学生在线结对开展教育帮扶,用“一朵云”带动“一片云”。

  在广西、甘肃等地,由城市学校的学科优秀教师和乡村学校的任课教师协同配合,乡村教师在名师指导下,通过“直播‘听’+录播‘看’”方式有效提升了专业实践能力,同频互动让偏远地区的孩子接受到优质教育。

  疫情之后,教育教学范式将迎来重大变革,线上线下教育有机融合,“云上学校”与“实体学校”共同发展,全面的虚拟学校建设需要提上议事日程,这不仅是教育投资的方向,也将是公共教育服务的新增长点。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地方教育部门要抢搭“新基建”快车,实施新一轮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和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特别是要将解决农村偏远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设施服务摆在首要位置,消解由数字鸿沟导致的教育不平等。

  重构教育生态 提升治理效能

  开展线上教学,落实“停课不停学”,将教育空间从学校回归到家庭,教学服务从实体空间转移到虚拟空间,家庭、企业、在线教育机构等更多的教育利益相关方参与进来,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生态。

  但协同治理的步伐没有完全跟上,企业运作的直播平台、网络课程、资源库蜂拥而至,令人眼花缭乱。在线课外辅导机构浑水摸鱼,推出超标超纲、强化应试的商业网课。许多学生被各种网课“绑架”喘不过气来,家长们被要求监督孩子上网课、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给父母和孩子增加了负担。

  教育系统的各个层面必须强化管理,特别是发挥政府的政策引领、统筹协调、有效监管等多种作用,协同教育系统内外部力量提供有效的学习平台、工具和资源。

  福州市政企协同为在线教育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网教通”被选为福州“停课不停学”的官方平台,提供包含直播教学、课程点播在内的在线教学服务。

  腾讯教育面向武汉地区推出“不停学”联盟,免费为各学校搭建线上教室,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延期开学带来的缺憾。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三个互相联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疫情打破了它们之间人为设定的边界。在回归家庭、融入生活、转向线上的教育新生态中,学生被置身于一个开放而无限定的学习空间,学校与家庭的时空分割、教育与生活的截然分离、校内与校外教育的严格区分将成为过去。

  技术改变教育和学习,为重组教育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改变传统学校运转的基因,引发教育服务供给内容、方式、决策与监管等方面的变革。要深入推进以全域教育和学习社区为特征的学校教育形态与组织变革,探索无围墙学校、无边界课程、无限制学习、无校籍教师、无学籍学生的未来学校新样态。

  推动构建基于大规模社会化协同的开放教育服务体系,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在线教育机构充分挖掘新兴教育需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完善开放教育服务的认证、共享和互认机制,健全政府购买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与服务的相关制度,推动学校加大在线教育资源的研发、引进和共享力度,全面提升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现代教育治理能力。

  (作者单位: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