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适应问题。家长的焦虑、慌乱情绪会传递给小学生,让他们感到莫名的紧张与担心。

  在经历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居家学习”之后,4月份全国大多数省份的中小学将陆续迎来开学复课,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可能会为教育系统带来一场心理方面的公共卫生挑战——

  1疫情期间,中小学生正常教育生活遭遇的心理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近期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大众在疫情期间的主流情绪,较为强烈的担忧占79.3%,恐惧占40.1%,愤怒占39.6%。这些情绪反应说明大众的身体正处于“应激”的状态。中小学生作为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特殊群体,是危机事件中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易感人群。中小学普遍延迟开学,线下各种学校学习与课后培训暂停,线下交往、社会休闲活动基本停止,中小学生几乎整天都宅在家里,刷着网络上充斥的各种疫情真相,浏览各种不实传言甚至谣言,这都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和困扰,疫情期心理适应问题、环境导致学习心理异化问题,还有亲子关系长时间、小空间的共处适应等问题接踵而来。

  情绪适应问题。家长的焦虑、慌乱情绪会传递给小学生,让他们感到莫名的紧张与担心。高年级的学生,除了与家长的交流、同学的网络交流,已经能够自主地从电视、自媒体得到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让他们对家人及自身的感觉与变化更加关注,对可能直接或间接传染上新冠肺炎产生恐惧或担忧的情绪。这种情绪状态长期存在会影响学生的睡眠质量、身体健康、学习与生活状态。

  失去同伴互助成长的社交阻断问题。中小学生离开了正常的学校教育环境、离开了自己的老师及学习同伴,两个多月的居家学习中,除了与父母的交流,其他近距离的社会交往被全部切断,同伴交流、同伴互助被物理空间阻断,学科教学的社会性教育价值难以实现,教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大大下降。(编者注: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即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现象。)

  学习心理的异化问题。中小学延迟开学,要求“停课不停学”,普遍开设了“ 、直播课、电视投屏等线上学习的项目或方式,要求学生在家中进行“网络学习”、自主学习,这对学生的自主管理提出了很高要求。学生习惯了在校集中听课学习模式,突然转换为在家中线上学习、个人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作业或自我测试,部分学生出现慌乱心理,学习节奏上较难适应在线学习模式。特别是初三、高三的学生,正处于即将升学的关键阶段,自己在家复习,缺乏备考的气氛,担忧自己懈怠,部分学生对接下来的复习与备考产生前所未有的焦虑和深深的无力感。

  亲子关系长时间、小空间的共处适应问题。

  随着疫情的暴发,学生们在家自我隔离,家庭聚会、同学聚会、校内外同伴交往全都中止,社交与外出游玩的机会几乎为零。原本精力充沛、爱玩好动的中小学生,会感觉到全世界的隔离,时不时感到无聊、不自在、不自由、烦闷、孤独、易激惹,生活没有规律,作息混乱,懒言少语,沉迷网络游戏,经常刷抖音、微信、微博等手机App挥霍时间。另外,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身心飞速发展,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有自己独特的情绪、情感以及行为的表达方式,疫情期间的自媒体以“神兽”戏称孩子,可见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物理空间、心理空间都处于一定的焦虑状态。家庭矛盾、亲子冲突都让中小学生更加无所适从。

  一些地方在线教学明显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居家学习效果明显低于线下教学,有教师通过测试发现,学生在线测试成绩低于预期,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加重。部分学科教师布置作业的数量和难度依旧参考常态经验,导致部分学生作业时间明显延长,疫情期间学业负担明显加重,已经出现部分学生晚上十点以后、甚至凌晨以后提交作业的现象。

  2“后疫情”时期,需警惕新的公共卫生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一般心理健康问题往往需要随着时间、环境、心态的变化慢慢修复,通常要持续3个月左右;对于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及时疏导,问题可能长时间伴随学生,甚至一生。疫情期间,部分学生在主观体验上产生对学习的抗拒心理、学习无法集中注意力、焦虑、烦躁、慌张、恐惧等现象,行为上表现出生活不规律、沉溺于电子产品、拖延症、乱发脾气等现象。特别是准备中高考的学生,原有的学习计划被疫情打乱,在线学习的效果一般,心理负担很重,甚至出现了学生自杀等极端现象。整体上,教育系统已经面临一场新的公共卫生挑战。

  经过与中国儿童中心、国家卫健委、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地方教育局的专业人员交流和分析,我们从不同角度归纳、预判学生群体下一步面临的心理卫生挑战,当前和复学后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情绪调整、心理干预。

  情绪上表现出的心理健康风险增大。从情绪紧张、焦虑、甚至到恐惧、睡眠质量较差;疫情期间的作息安排、自我管理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一些省市县在疫情期间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出现重大公共事件应激性心理问题,参加中高考的学生特别容易出现“疫情焦虑症”和“高考/中考焦虑症”。

  交往缺失后表现出的行为偏差风险增大。个体表现出在线学习行为难以控制,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交往缺失导致中高年级学生表现出进一步的社会性退缩。家庭关系上表现为亲子冲突多、强度大,个别表现为亲子关系紧张;父母复工以后,孩子居家,缺乏人际交往导致的心理和行为退行现象将可能会更明显。

  学生学习心理面临认知失调、成就动机水平下降的风险。疫情期间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状态的个体差异很大,部分学生尤其毕业班学生出现考试焦虑,学生与班级同学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教学互动都急剧减少,且极不均衡,个别孩子出现学习动机下降、成就动机下降的退行情况,对自身的期望水平降低。

  警惕学生生活态度异化,甚至出现生命意义感缺失的严重问题。疫情期间疾病知识科普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形式安排对问题有所缓解,但是由于多为仓促之举、针对性不够而导致效果一般。疫情导致的居家隔离,让以“学生学习与进阶为中心”的亲子交往向多个方向变异,导致部分学生在家庭中缺乏舒适感、甚至是安全感。生活态度异化加剧学生的无助感,影响学生的价值观、生命观。

  3构建“心防体系”,延伸教育系统的防疫战线

  2020年的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及时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开学前后,建议政府、学校、教师从不同层面集合力量,在工作机制、专家队伍、资源建设、家校协同等方面,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教育系统战“疫”工作的延伸。

  ■建立健全地方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各地尽快出台疫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意见。由于各地中小学复学工作以省为单位统一进行,各地应尽快组织专家研制出台中小学疫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加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心理危机应激事件的处置方案,对学校短期、长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指导建议。近期,针对学生刚从居家封闭生活中走出来,在保持有效空间距离的前提下,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尽快让学生适应集体生活。

  组建市、县(市区)心理健康专家团队。建立区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库,组建结构合理的专业队伍,搭建心理健康专业服务平台,指导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对问题特别严重的学校加强专业支持。针对本次疫情,组织专家统一研发课程资源,统一开展师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市、县(市、区)建立师生心理健康专业测评与动态监控系统。统一开展师生心理健康专项测评,定期对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重要影响因素(例如学业负担)做测评与监控。基于测评掌握本区域各学校每一个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数据,全面评估学生的心理需求和问题,通过心理干预帮助学生平复情绪,获得面对困境的力量,恢复对自己的掌控感,理性面对疫情后的学习生活。

  各市教育局要从本系统、医疗系统、高等院校和社会机构挑选心理健康、数据处理、质量监测等专家组成测评研发团队,以保证测评工具的

  科学性、测评过程的严谨性和数据处理的可靠性。

  ■多方协同、统筹开发、高效利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市、县教育局应整合心理健康教师资源。除了加强系统内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外,要整合社会心理援助的资源,包括卫生系统、社会组织等,打造一支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针对性开展教师心理健康培训,首先是自我心理健康维护能力,然后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施教能力。

  学校层面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建设。逐渐配齐硬件设备,至少配备一间心理辅导室,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和个体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并力争在开学后尽快达到省级心理辅导室的标准;有条件的可配备心理放松的设施设备。面向学生构建多层次、多媒体、多形态的心理健康科普资源应用体系,包括心理疏导手册,依据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能力的测试题,把心理健康素养的健康教育科普宣传作为学生心理支持的重要形式。

  学校层面要加强心理健康科普资源的利用。复学后,老师要鼓励每个学生积极面对现实,除了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可以继续采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通讯交流模式,继续采用微信群、腾讯会议等网络手段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热线和经验交流平台,提升心理交流效果。

  家校协同为学生发展创设稳定的心理支持环境。家庭是家长和学生共同的港湾,对每个家庭成员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心理支持价值。呵护子女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是为人父母的基本家庭责任。无论家庭环境如何,都要强化家庭的心理支持作用,强化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这是家长的重要责任。

  ■优化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根据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的最新调研,对于“正式恢复正常课堂教学后,如何进行居家学习与班级教学过渡、衔接?”这一问题,校长与任课教师的观点高度一致,有34.25%的校长、30.91%的教师认为:“开展疫情后学生学习心理辅导工作。”对于教学过渡工作,有49.32%的校长、42.92%的教师认为:“学校教学节奏逐渐加强,不要一步到位。”

  据此,我们进一步建议:

  各学校要统筹特殊时期的教学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疫情后的教育,学校必须本着“育人为本”的理念,明确学校责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避免硬赶时间强抢成绩,不能单纯把工作重点高度聚焦到学科教学。学校应针对学生从居家学习到学校学习的转变,制定过渡性教学方案,同时,制定配套的专项心理辅导方案。

  组织做好前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在复学前,学校要系统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校协同做好心理健康的预防性工作和全覆盖式的问题调研。建议教师采用专业测评方式,了解中小学生的在家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和身体运动情况,并根据定期与学生网络交流的结果,来综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和身体运动情况。有条件的学校可自行组织更加有针对性的学生学情调查,最后综合学生学习状态、心理状态的实际情况,结合测评数据和个体访谈情况,确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开展疫后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活动。学校要科学评估本校师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程度,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制定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心理健康活动场所不局限于校内,学校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实践基地,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心理拓展活动。可与疫情期间的公共卫生教育相结合,各学校加强教师、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方法的宣传,将心理健康教育科普化、大众化。尽快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心理关怀,积极发挥学校集体环境的正向支持作用,就每个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个性行为特点、生活与学习习惯,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实现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健康和重建。

  学校要重视教师心理健康能力建设。需要对全体教师进行分层培训,需要加强教师自身心理健康调节的培训,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可涉及:公共卫生常识、传染病防控常识、学生异常心理行为与问题判断、教师与心理问题学生沟通的方法、简单心理脱敏方法运用、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活动的方法等。

  ■对学生层面的建议:上好这堂“人生大课”

  根据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对48590名学生的调研发现,希望学校在正式开始学习前开展相关学习方面心理辅导的学生占72.21%,显示了新时代的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更令人鼓舞的是,对于“疫情后你预估自己多久会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状态?”19.46%学生认为可以“立即恢复”,43.81%学生认为是“一周以内”,20.8%学生认为需要“1-2周”,近85%的高比例显示出学生对自我心理修复能力的信心。据此我们进一步建议:

  提高心理健康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分层分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特殊学生群体,学校要建立或完善学生心理危机处置方案,有序有效解决特殊学生的心理危机。对于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亲朋好友有确诊新冠肺炎的学生,来自疫情重灾区的学生,成绩滑坡严重的初三、高三学生,家庭情况特别的学生,自身性格比较敏感且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的学生等,老师不但要关心、善待他们,还要以同理心指导周边同学对这些学生不歧视、不“隔离”。

  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体育运动时间。确保学生必要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开足开齐体育艺术课程。多安排一些师生课外的减压性、宣泄性、娱乐性等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活动。

  控制负面情绪对学生心理的不良影响。全球蔓延的疫情仍然是全社会的焦点,滚动新闻、互联网信息,在时刻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很容易使人陷入“越关注越紧张,越紧张越关注”的恶性循环中。学生过度关注与疫情有关的负面信息,会降低其认知功能,难以保持客观辨识力,带来新的焦虑感和紧张情绪。教师与家长要适当控制中小学生疫情信息接受量,警惕学生因为过分关注疫情信息导致认知偏差,避免出现“负性偏好”,防止过度的负面情绪对学生造成心理、生理的损害,影响免疫和内分泌功能。

  开展学生敬畏自然、珍惜生命教育。抗击疫情是中小学生最好的人生大课。疫情中医生、志愿者们守护生命、向死而生的职业品格、道德情怀,是对中小学生最好的生命教育、职业教育、科学教育、爱国教育。而新媒体对民众的信息筛选和甄别能力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处于人生转型阶段的中学生,一定要主动对信息进行筛选,独立判断,冷静思考,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让个人的进步与国家同频共振。

  (作者张志勇系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杨玉春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张玲玲系中国儿童中心助理研究员,王新波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徐继红系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副研究员)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