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中医药在对抗传染病的战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积累了丰富、有效的防治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临床综合体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统筹中西医资源,协同攻关、优势互补,打出中西医救治的组合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p><p >  <span style=2020年2月27日,南宁,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医护人员在制作壮药香囊。 新华社记者 刘伟 摄

  当前,传染病仍然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还是近年来的甲流、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鼠疫等。2019年底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关乎国计民生,疫情已经蔓延至全球,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给人类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难题。

  回顾历史,中医药在对抗传染病的战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积累了丰富、有效的防治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临床综合体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统筹中西医资源,协同攻关、优势互补,打出中西医救治的组合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然而,目前中西医传染病学科发展缓慢。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对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中医药防治急性传染病的自信。随着抗生素、疫苗的应用与发展,传染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了主要的医疗难题,中医药在预防治疗慢性病方面的优势凸显,尤其是中医养生的宣传与普及,使人们逐渐忽视了中医药防治急性传染病的重要作用。在医疗体系中,西医与中医比重失调,在传染病防治领域更是以西医为主,加之中西医教育对于传染病学科的人才培养不足等。针对问题和原因,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提高政治站位

  坚定文化自信

  强化政治引领,把防治传染病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切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健康中国、中医药的重要指示。坚定文化自信,中医药一直在庇护着中华民族,使其繁衍昌盛。中华民族在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备受瘟疫的肆虐与摧残,在中国历史上平均每4年就有一次疫灾,10年左右会有一次大疫,但中国的人口,已从西周时期的1300多万,增加至清代末年的4个亿,乃至今天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与中医药的贡献密不可分。而今,中医药与西医药并肩守护着人类健康,中医药还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要弘扬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加强人文精神和医德医风的建设;要认清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对中医药防治传染性疾病充满信心,以自尊自律的精神、严谨科学的成果、真实可信的疗效,在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守正传承精华

  重视中医经验传承

  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散落在历代文献中,包含着中医先贤们在抗击疫病中创造出的许多经典理论和防治方法。要从中汲取智慧,不断深入研究挖掘,传承其精华。中医经典学科温病学集中反映了辨治传染病的最新成果,是传承历代治疫方法、创新发展了的新兴经典学科。同时,近现代中医温病大家辈出,名家云集,如:蒲辅周、董建华、严苍山、孟澍江、赵绍琴、邓铁涛、王永炎、孔光一、张学文、周仲瑛、刘仕昌、张之文等,名医大家们的临床经验历经百炼,是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宝贵财富。还有当代一大批正在临床一线奋战的专家,也都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这些经验精华,需要代代传承。我们要以传承为根基,全面、系统地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加快推进活态传承,完善学术传承制度,实现数字化、影像化记录。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聚焦传染病诊治疗效显著、特色鲜明的名老中医,传承其学术思想、价值观念、诊疗经验、有效方剂等。

  融合建设学科

  加强学科交叉

  以“守正创新”为指导思想,围绕传染病的预防、预警、诊断、辨证、治疗、康复,以及病因、发病、病机、传变、传播等,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临床应用,打破传统学科的壁垒,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要在温病、伤寒等中医经典理论思维指导下,结合呼吸、急症、消化、危重症等临床各科,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病理、药理、病原微生物等现代学科,循证医学、精准医学、叙事医学、真实世界研究等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天文学、气象学、环境科学、互联网、大数据、 、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吸收借鉴相关学科知识,协同合作,共享互鉴。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以创新为动力,促进跨界融合,搭建“医—教—研—产”创新学术平台。吸引相关专业学科的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中药大品种企业等参与,推动传染病学科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

  促进中西医药结合

  提升临床救治能力

  要针对传染性疾病,提出中西医联动的防治新理论、新方案和新方法,整体提高防治传染病的诊疗能力。聚焦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病毒变异、抗生素耐药等重大难题,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推动各种传染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制定,提高综合救治水平。

  医药结合,开展传染病领域中药新药研发。建立中医药抗传染诊疗团队与新药研发企业的合作机制,积极促进有效医疗经验的成果转化,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模式及可持续发展模式。聚焦临床常用治疗传染病的中成药,建立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评估路径,形成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促进规范化应用。针对临床用药开展药理学、毒理学等基础研究,以及中药药物警戒等应用研究。

  强化平台建设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建立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的基础研究所、临床研究中心、P3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加大联合攻关力度,鼓励国际间合作,开展联合攻关。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强化临床科学研究,实施智慧装备研发。聚焦传染病预防、治疗、康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研发一批特色明显且效果突出的预警设备、诊疗设备、康复设备和医用装备。

  在中西医传染病学科建设中,加强各高校温病学教师、微生物与免疫教研机构和医院临床各科交流合作,实现临床医师进入课堂教学,以及温病学教师深入临床,进行经典查房、带教。在结合过程中凝练临床问题,为科研创新提出新的思路,为教学提出新依据。

  新建一批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医院。形成以国家为龙头,各省市为核心,各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专科医院为骨干,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预防诊疗传染病体系,实现传染病的中西医结合预防与诊疗在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全覆盖。促进预防、医疗、科研、教育的联动发展。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本科专业结构,打造“中医+”培养模式,在本科长学制中增加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方向;建设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硕士、博士学位点,实施“+中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开设中西医结合疫病学课程,编写专门教材,纳入临床医学、中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课程中;将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纳入临床实践教学体系。

  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设高级师资培训班、“西学中”班等;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合理配置招生专业比例;通过学科建设和专科建设,培育一批兼具中医思维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领军人才,以及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团队;通过继续教育等形式,培训社区基层预防保健医疗服务的人员。

  完善投入机制

  健全学科建设

  为保证学科长期稳定的发展,要完善投入机制,健全组织机制,加强中医药知识宣传教育。加大医疗、教育和科研的投入,推进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医院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增加医学院校生均拨款;提高传染病防治领域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待遇;将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范畴。各级疾病控制中心要设置中西医结合防控专门科室或专职岗位,各三级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专科医院要拓展中西医结合专科;其他各级各类医院要合理配置中西医结合防治感染病科室和人员比例。同时要加大传染病防治的公共教育,深入实施中医药知识进校园、进社区,探索全民学习掌握正确的中西医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提高公民预防传染病的整体素质。

  (作者系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