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大的疫情终将过去。然而谁也无法保证类似问题不会重来,所以我们不仅要长智于已然,更要防患于未然,这就需要借助课程的力量。

  再大的疫情终将过去。然而谁也无法保证类似问题不会重来,所以我们不仅要长智于已然,更要防患于未然,这就需要借助课程的力量。在疫情即将过去的当下,我们的反思有必要开启:我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吗?我注重自身的免疫力提升吗?挣钱真的比健康更重要吗?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要经常反躬自问,以科学知识指导和重建自己的日常生活。因而系列化经常化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课程。

  此次疫情可以作为课程内容的资源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即使只是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借鉴意义上也可以分出多种类型,如:以史为鉴类,如17世纪成功阻止黑死病北上的伦敦郊区亚姆村的故事,1910年东北鼠疫暴发期间伍连德封城的故事等;以邻为鉴类,如各国面对疫情都采取哪些措施?哪些是值得借鉴的;以己为鉴类,如新冠肺炎亲历者的口述,战“疫”英雄及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迹等。

  从课程开发的形式上看,儿童哲学、STEM+(或STEAM)课程、国际理解、教育戏剧等,都是很好的主题式课程的呈现方式。

  以儿童哲学课程为例说明。儿童哲学课程并不以哲学原理为教学内容,而是以问题研讨、交流对话的方式、以开放接纳的姿态、以“真理越辩越明”的心态,一起探究世界的真谛,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目的。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几大主题来组织研讨的内容。如围绕“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大的主题,在“人与自然”的维度,可以讨论“如何定义野生动物”“人有没有权力吃野生动物”“人与大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等议题;在“人与社会”维度,可以讨论“抢先发论文而不及时地把科研成果运用于疫情防控是可以理解的吗?”等问题;在“人与自我”维度,则可以讨论“如果你是武汉人,在封城之前你是选择离开还是选择留下来,为什么?”“给自己在疫情期间的表现一个中肯的评价并给出理由”等。

  再以STEM+(或STEAM)课程为例。STEM+中S指科学、T指技术、E指工程、M指数学,“STEM”是指运用这4门学科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围绕某一社会主题(如战争、环境、疫情等)展开综合式探究与研讨的整合课程,“+”是指可以在这一课程中根据需要添加历史(H)、文学(L)、艺术(A)、哲学(P)等符号,这意味着将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纳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整合式课程中去(STEAM课程的主张者将“A”界定为广义的人文历史和社会学科,也是这种跨越学科的主题式课程组织形式。)新冠肺炎疫情正是一个可以多维度开掘的主题式课程“资源库”,对新冠病毒的溯源、对中间宿主的找寻、对症资料药物的开发等等,都属于科学技术问题;对疫情防控战的组织与实施、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速建等,属于工程问题;对疫情发展态势的分析,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这又是数学及其相关学科;政府官员,卫健委、疾控中心、慈善机构、街道社区、新闻媒体等社会组织机构人员、医护病患、隔离者等不同社会群体在疫情过程中发生的认知、心态和行为,又为课程研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及历史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探究的视角。

  此外,疫情期间不同国家政府、非政府组织、民众等对中国的态度与行动,也是国际理解课程的极好题材;亚姆村的故事、海外机场冲突、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英勇事迹同时也是教育戏剧创编和表演的生动素材。

  课程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用到哲学和心理学这两把“筛子”,即:用哲学的眼光,挑选有价值的素材或过滤掉不适合的材料;用心理学的尺度,决定这些课程内容适合放在哪个年段进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相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是为了“不忘”,更是要唤起深刻的反省,让每一代人都获得教益,不断改进和优化自己的认知与行为,才能够比前人更加智慧、更有自信地走向未来。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