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样一个突发情况,高校需要把风险想在前面,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工作预案,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也不能到时用而不备。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迅速投入到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大学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文化传播的高地,如何坚持问题导向,有效抵御病毒侵入,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这关系到全国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的大局,更是新时代提升大学治理能力的必答题。

  提升领导能力,提供政治组织保障

  大学要真正打赢这场阻击战,关键在党的领导是否坚强有力。为此,这就要求大学党委: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这场战“疫”。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样一个突发情况,高校需要把风险想在前面,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工作预案,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也不能到时用而不备。在防控过程中,要注重力量下沉,提升服务广大师生的能力。在这场突发事件面前,学校党委特别是书记校长,不仅是指挥员,还要是战斗员。学校的各级领导都要战在一线。防疫战场情况复杂、瞬息万变,只有下沉一线,及时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够不断提升现场应变能力、指挥协调能力、连续战斗能力等等。

  对于大学来说,要打赢这场遭遇战,首先,精神上不能垮,时刻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其次,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打赢这场战“疫”。要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提升宣传舆论引导能力。守住各级各类传播阵地,研究防范苗头性问题的出现,加快正面信息的传递,让真实信息抢在谣言一步之前落地。加强对典型人物、典型活动的宣传报道,由此及彼,春风化雨,病毒无情人有情,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够夺取最后的胜利。

  此外,要积极发挥高校优势,精准组织学校的学术力量,服务国家战略。特别是要发挥跨学科的学术和人才优势,根据防疫需要,加快研究对症药品、医治疗法等,从国家经济社会整体格局出发,研究如何应对好这场战“疫”的经济社会和教育问题。

  强化教育担当,提供人才培养的标杆

  早在抗战时期,面临国家危难的特殊时刻,西南联大为我们树立了人才培养的标杆和参照。在当时十分危险而又艰苦的环境下,西南联大的师生依然坚守着教学与科研阵地,并产生了一批日后具有重要影响的各方面人才。当前,面对这场疫情更是要求我们在国家突发和应急状态下,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要做到:

  一是利用这次伟大而艰巨的防疫战实践,向同学们讲好五门课。即爱国主义教育课:讲好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守望互助、共同奋斗的事迹;社会责任课:启发同学们面对国家和社会的困难时,应如何通过各种方式为国家和社会排忧解难;生命安全健康课:讲清楚敬畏生命的文化价值意义,把握青春奋斗需要强健体魄的基本道理;法治纪律课:要强调面对这场艰难的战“疫”,需要上上下下遵守法治纪律,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专业知识课: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专业知识是有温度的,要学好专业知识,为国家现代化做出自身的贡献。

  二是采取精准的“一校一策”“一班一策”“一人一策”。用好学校的传统资源和精神传承,根据不同班次同学的不同诉求,特别是关注每名同学面对如此突发事件所产生的困惑和不适,入情入理,坦诚应对,通过生动而有内涵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让同学们正确把握国家大事、社会大势和个人发展相向而行的必要性,真正感同身受地把握愈挫愈勇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三是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对于大学而言,要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就必须要求每位师生员工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校纪校规,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但同时我们还要特别关心关爱每一名同学的学业和心理,尽最大可能为他们解决现实困难,真正让他们轻装上阵,融入到学校的整体部署要求中来。

  运用数据技术,提供智慧管理

  大数据对于了解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态,把握人力资源调配、健康物资的保障、校园安全防控的底数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做到: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大数据提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通过疫情防护,要举一反三,全方位把握学校的资源储备、校园流量规律、教学与科研的基本保障等,构建常态数据收集和使用机制,特别要注重动态地收集数据,做到学校的任何一项决策都必须建立在科学数据的基础上。

  二是提升数据分析与运用能力。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分析数据出现的原因和走势,寻找数据变化的原因,特别是要构建数据考评的人文关怀。数据数字是冰冷的,但每个数据数字后面却是由鲜活的人和事组成的。特别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我们更要带着温暖和阳光去完成关心关爱的工作。

  三是注重数据安全,坚持线上线下结合,避免泛数据化。不能简单地用数据说话,特别是有一些数据涉及隐私,有些数据出现的背后有不同寻常的因素,这些都需要充分考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从线下确定事物的来龙去脉,多做定性的工作;还要从数据收集中获得更多的可参考的信息,多做定量的工作。将线下定性与线上定量有机结合,形成既考虑信息安全,又比较全面准确的信息链,进而有机充实到我们的决策系统中。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