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体现了我们对自己的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

  在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观摩了一堂公开课。他表示,这堂课意义非凡、有的放矢,抓住了历史的要点和教育的要害。要打牢爱国主义的基础,就要了解历史。对当下的中国和今天的青少年而言,这是一次语重心长的即席重要讲话,里面包含着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密钥。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国经历了很多事情,有一些事情让我们不得不追问:为什么有的青少年会迷失方向?

  有人说,这是一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自然有人享受生活,有人埋头苦干,有人徘徊不前……不可否认,青少年当然会有失去方向感的时候,梦想的困惑、能力的困惑、道德的困惑等,但这不过是个体奋斗中的波折,算不上大方向的迷失。真正危险的是大方向上的迷失,犹如人生失速。在这种失速状态下的人,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缺乏认同,失去了家国情怀,甚至背离了我们民族复兴的方向。

  在迷失方向甚至是人生失速的时刻,青少年要依靠什么,才能重新在人生路途的一个个岔路口,作出正确选择?

  历史的回答是爱国主义。我们要用爱国主义的“代码”筑牢青少年的“底层操作系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体现了我们对自己的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因此,要让青少年在人生的紧要处有精神的依靠,就要用爱国主义修筑好青少年人生航向的灯塔。让他们知道来处,知道归程,在失去方向感的时候有坚定的依靠。

  而要打牢爱国主义的基础,就要了解历史。了解历史的一个根本目的,是让青少年有身在历史和创造历史的位置感和价值感。我们要让青少年知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是紧扣在文化链条中的一环。有研究者曾用社会“原子化”来描述某些当代人的孤立与疏离状态。有些人像原子一样,和他人、公共世界脱了节。这种孤立的伤害是巨大的,那些孤立的“原子人”尤其需要来自社群的归属感,甚至为了获得这种归属感而去打破自己原来认可的社会规则与秩序。因此,我们需要寻找到一种方式,来重新清洁他们被蒙蔽的眼睛,激活他们与家国的内在情感,帮他们找到位置感和价值感。

  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称为爱国主义教育。可能有人觉得,爱国主义是我们的文化基因,似乎并不需要特别培养。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又很危险。毫无疑问,作为文化基因的爱国主义,自然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内在的、自觉的选择。但文化基因的传承并非生物学意义的遗传。因此,爱国主义的继承和弘扬,需要一个相对完备的、稳定的文化生态来塑造。

  爱国主义教育就是为了完成这个文化生态的培育。这个文化生态要有结构性的实践载体,从而把爱国主义写入我们的文化基因。不久前,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仪式现场,82名学生朗诵了《和平宣言》。领诵者崔自鑫说,这是南京孩子的使命担当。这一句告白流露出他深沉的历史归属感。这个2002年出生的少年,通过公祭仪式把自己和那段对他来说似乎遥远的苦难连接在一起。还有一个例子,澳门濠江中学营造了这样一个生态环境:推广普通话,使用内地教材授课,实现升国旗仪式常态化,组织师生参观红色革命圣地,加强与内地交流……这些仪式、活动等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得以涵养的功能组件。

  而那些否定国家历史与文化、倡导虚无主义、鼓吹虚假身份认同的教育则让爱国主义失去本应有的空间,并由此导致部分青少年家国情怀淡漠,有的人甚至被某种黑色的雾霾蒙住了脸、遮蔽了眼,让自己的人生处于危险的失速状态。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当代青少年而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迫切。这种迫切表现在,和自己的长辈们相比,当下的很多青少年没有经历过苦日子。苦日子当然不值得夸耀,但把苦日子奋斗成富足的日子,则是父辈们的骄傲。他们见证和参与了国家艰难又豪迈的转身,而这一过程,也培育了他们深沉的家国情怀,现在的青少年则缺乏这种精神生长的过程。在网络上,有国外的留学生感叹,在中国,深夜可以孤身一人穿过寂静的街区。而有些中国青少年对眼前的安全与富足习以为常,缺乏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爱与敬畏。

  爱国主义教育兹事体大,在新时代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特别强调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国主义应当是每一个青少年的坚定信仰和精神依靠,在他们困惑和迷茫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来自脚下土地的力量,从而激活他们面对未来的勇气。无论身处喧闹的都市,还是寂静的乡村,他们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力奔跑的中国青少年。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