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伊始,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改革与社会的变革都是同步共振的。

  始终回应社会发展要求并不断变革基础教育自身

  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伊始,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改革与社会的变革都是同步共振的。1984-1985年,当中央相继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邓小平指出:“这些改革的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我国消灭贫困,走向富强,消灭落后,走向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随后的“1993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都是对社会发展大趋势的回应,都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政策表达,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因在于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提出的客观需要。

  为社会现代化服务的基础教育,自身不能不是现代化的教育。因而教育在因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必须要进行自身改革和现代化的建设,作为这种建设的一部分,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恰如“2010规划纲要”所指出的,“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始终关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问题

  可以说,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一直是把义务教育作为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的。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关注扫盲、女童入学,到改革开放后的普及小学、普及初中,到“93纲要”将这一核心任务概括为“两基两全”,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2010规划纲要”又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并指出“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人们常说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差距,在义务教育领域中尤为突出,相关的教师短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就学等问题、也始终是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始终伴随实践变革、政策创新与理论发展的多向互动

  尽管1958、1966两次“教育革命”失之过激、过度和低质,然而其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教育、强调劳动人民子弟普遍的受教育权利的取向是合理的,“缩短学制”“耕读结合”“开门办学”等低重心、实用型的教育毕竟也满足了农村学生基本的学习需求。改革开放之初的教育实验热潮中,有不少是“文革”前中断了的实验在新形势下的继承与发展。近40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领域中,学校层面教学变革、课程开发、教师研修、管理创新与领导发展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层出不穷,在地方层面旨在推动优质均衡发展的制度创新、区域实验、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等体制机制方面的尝试,也不断地推动着各级的政策创新,大学及科研机构理论探索与实践领域的变革创新汇成合力,又共同推动了政策对变革成果、经验和资政建议的吸纳、转化与推广。

  始终秉承传统、立足当下、开创基础教育的未来

  秉承传统,表现在基于基础教育全方位、全过程的持续推动和经验积累,得以在教育公平的理念下重新阐释和运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古训所包含的“平等”“有差别的平等”等现代思想,还有从思维品质培育、高阶思维发展和STEM+综合课程实施的意义上传承“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立足当下,意味着我们在收获改革成果和经验的同时,倍加重视基础教育发展仍然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并寻求解决。开创未来,则是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指引下,在互联网科技、大数据运用和 技术的支撑下,在放飞想象的同时又能循证决策、依理施策,根据对未来的科学预测来探索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重大招标课题《我国教育2030年发展目标及推进战略研究》(VGA170001)阶段性成果。杨小微,华东师大教育学系教授;张秋霞、胡瑶,华东师大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