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一直是教研工作的核心任务和重点目标。但长期以来,重视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忽视教师师德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一直是教研工作的核心任务和重点目标。但长期以来,重视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忽视教师师德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2018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成为时代的要求。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提出:要重新确立终身学习的人文主义方法,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是21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学前教育的教研工作也必须重塑人文主义价值观,让教研活动充满对教师、对儿童的人文关怀。

  从观察技术转向体察需要

  自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教研活动的重点就开始从只重视“教师的教”转向重视“幼儿的学”。随着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观察儿童”是教师的基本功已成为共识,自然也成为各层面教研的着力点。

  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的教研活动应引导和支持教师关怀儿童的身心健康,让儿童像儿童那样生活;要让幼儿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和满足、学习的趣味和意义;要让幼儿通过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对未来小学的学习充满期待和向往,而非担忧与恐惧。

  但实践表明,目前,教师较多从技术层面观察儿童,识别其行为中所发生的学习,以及如何支持幼儿更好地学习,而容易忽视对幼儿情感的体察和内心需求的关照。因此,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对幼儿的研究要从较多关注和增进“观察技术”转向深入“体察需要”,让观察成为有温度的观察,引导、支持和鼓励教师更多关照幼儿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带着赏识发现幼儿,带着支持引导幼儿。

  一次参与教研活动,一名教师讲了一个故事。她说自己曾遇到过一个大家眼中十分淘气的男孩小语。一次区域活动中,一群孩子告状说小语用鞋子踩橡皮泥。经过了解,原来小语在给小饼干印花纹呢。为保护小语的创造力,又能引导其他幼儿发展,这名教师和幼儿一起研究了鞋底的秘密,还找到了很多有趣的可以印花纹的材料,又干净又好看。就这样,“淘气事件”变成了有趣的活动,小语也变得自信了。

  其实有许多这样的事件和案例。幼儿的一举一动都是幼儿心理的投射,都需要教师细细品味和解读。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也许就能够帮助幼儿化解心中的疑虑,建立自信,当然,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可能给幼儿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因此,带着爱心与善意的观察和技术层面的观察有本质区别。各层面的学前教育教研工作应当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不断深化对儿童和对教育的理解。

  帮助教师提升专业胜任力

  在基础教育各学段中,幼儿园教育最为复杂,具有全方位和全天候的特点,因此要求幼儿教师更要具备专业性,师德要求也更高。从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内容和职责来看,包括安全看护、卫生保健、生活照料、教育教学等方面,既要有保育,也要有教育;既要保证幼儿健康和良好发育,又要促进幼儿心智发展和习惯养成;既要保证幼儿快乐游戏,又要引导幼儿有效学习。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环节都需要教师和保育员全程陪伴。而且,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理、自我保护、沟通交流等方面能力都较弱,这对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研给予教师有效的专业帮助。要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工作经验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实践能力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适合教师的教研活动,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特别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所提出的各种专业能力。这些专业能力是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教研工作的基本内容。教研工作要针对不同教师的专业缺失和短板,适时帮助,提高教师的胜任感。

  给予教师心理上的关怀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具有复杂性、全方位、全天候的特点,但同时工资待遇又较低。如何提高幼师职业吸引力,一直都是个难题。在独生子女多、家长诉求多的社会现实中,如何让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充满幸福感,是美好但又极其遥远的理想。多项基于实证的调查研究已经发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尤其严重;幼儿园教师心理缺乏安全感,个别极端事件就会引起广泛的心理恐慌和焦虑,从而对工作失去信心,甚至转行。因此,对幼儿园教师的心灵关爱及心理疏导特别重要。

  基于此,就需要通过充满人文关怀的教研提高幼师的职业幸福感。各层面的教研活动,特别是区域和幼儿园层面的教研活动,应该通过适当的内容和有效的方式,让广大幼儿园教师感受到职业的尊严和工作的幸福。在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压力,给他们带来种种消极的职业体验,教研活动要从人性化的角度,以人文视角体察处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幼儿园教师的困扰,给予他们有力的支持和适宜的疏导,让他们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和价值。

  比如,入职初期,他们急切的需求是胜任感和自我价值感。教研活动应帮助他们尽快熟悉一日生活的常规工作和基本流程,从而带好班。一天的工作顺利做下来,他们就会有胜任感。但是,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往往要求更多,比如让新教师搞课题研究、进行活动展示。幼儿园认为这样可以让新教师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利于他们成长。实际上这对大多数新教师来说会适得其反,烦闷、焦虑、恐惧会随之而来。因此,教研活动中教研员要及时体察新教师,多了解他们,支持他们,给他们适宜的支持与帮助。

  当教师进入胜任期和成熟期,许多教师感觉到工作比较娴熟,会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但同时,也会产生专业发展上的高原效应。教研工作要及时通过做一些结合实践的小课题等方式,让教师感受新的挑战,同时发现研究的乐趣和意义,这样才能顺利帮他们度过职业发展的“高原期”。

  (刘占兰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