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寓教于乐,给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堂新颖生动、真挚感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公开课。北京小学广外分校二年级学生董子渝说:“看到五星红旗闪耀在太空,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9月1日,湖北省保康县实验小学学生在上开学第一课。 杨韬 黄丽 摄
本报9月1日综合消息 又是一年开学季。9月1日晚上8点,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专题电视节目——2019年《开学第一课》,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和全国的中小学生见面了。
“五星红旗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这句话所有中小学生耳熟能详。2019《开学第一课》以“国旗下的讲述”为内容主线,打开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历史长卷,邀请95岁高龄的白公馆脱险志士郭德贤、我国第一代登山运动员贡布、海口舰原副政委严冬、“嫦娥四号”总设计师孙泽洲和澳门濠江中学校长尤端阳等,为孩子们讲述了5个与国旗有关的动人故事。
节目寓教于乐,给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堂新颖生动、真挚感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公开课。北京小学广外分校二年级学生董子渝说:“看到五星红旗闪耀在太空,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与此同时,随着开学季来临,全国亿万名大中小学生返回课堂,各地各学校举办了各具特色、别出心裁的开学第一课。
新疆日前召开2019—2020学年开学工作会议,明确秋季开学思想政治教育“打头阵”。自治区各地中小学纷纷把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开学典礼主题和开学第一课教学内容,掀起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递青少年学生爱国风尚的浓厚氛围。
在乌鲁木齐八一中学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全校师生聚拢在国旗下,放声高歌,表达对祖国母亲最真挚的情感。退休教师代表、优秀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一同为校史浮雕揭幕,重温学校创建于革命战争年代、在战火纷飞中随军迁徙、在和平年代逐步发展壮大的历程。
北京市朝阳区同样把思政作为开学第一课的主题。8月31日,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来自朝阳区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会聚一堂,共同参加这场以“帮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这堂课聚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3个维度,深入探讨了如何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9月1日,自然资源部举办国家版图意识教育“进校园”活动,邀请地图专家和审图专家走进北京市第四中学,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国家版图知识开学第一课。活动中,两位主讲人为北京四中约900名2019级初一及高一新生讲解国家版图知识科普课,从地图的历史沿革及识别“问题地图”等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规范使用地图、维护国家版图尊严的重要性,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
开学第一天,位于河北省阜平县太行山深处的保定师范附属学校阜平县龙泉关分校,举办了一场科技体验嘉年华活动。可以换挡的赛车模型、会发声的机器宠物狗、能踢足球的机器人……学生们被科技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该校执行校长杨俊芳介绍,学校科技创新课程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大力支持,点燃了山里娃的科技梦想。
为了指导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新学年的身心发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2019年秋季开学,河北省教育厅首创《新学期家长第一课》,节目共12期,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和优秀校长、教师分别针对从幼儿园到初中三年级各年龄孩子的特点,为家长提供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
在日前举办的开学主题教育活动中,天津市河北区各中小学和幼儿园,邀请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代表一起参加了升旗仪式。他们中有社区志愿者、公安干警、医护人员,也有老战士、老干部、老教师。不同行业的代表为学生介绍了各自的先进事迹,诠释爱国之情,帮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性、传承性和多样性。
浙江省江山市实验小学的开学第一课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主题展开,学校用一块块展板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用小红旗在校门口草坪上摆出“70”的图案,开展唱红色歌曲、拼祖国版图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8月26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远望谷体育馆内,该校党委书记查显友为一万余名2019级新生上开学第一课。“办学88年来,西电始终与共和国同行,休戚与共,红色基因在一代代西电人身上接续传承,赓续发扬。”查显友向新生们介绍学校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建校历史,如数家珍地介绍学校取得的多项全国第一:第一部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以此激励学生们传承好西电红色基因,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
为了备好开学第一课,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王邵军早早就做起了功课。暑假里王邵军先后到学校10余个部门调研摸情况,征询上百名师生问计策,并且通读了《新中国发展面对面》等多部书籍。
新学期第一天,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领导班子走进课堂,带头讲课和听课。该院党委书记鹿林来为2017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开讲新学期第一课:“青年政治学”。课堂上,他系统讲述了“青年政治”的内涵和时代特征以及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引导青年学生将深入思考和实践躬行紧密结合起来,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统稿:记者 李澈 采写:记者 蒋夫尔 施剑松 余闯 周洪松 徐德明 蒋亦丰 冯丽 张兴华 通讯员 陈璐 于洪良 蒋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