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底,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已覆盖所有国家级贫困县,让3700万名农村学生吃上免费营养餐,营养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日前,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2019年第2号和第3号预警。第2号预警为《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资金安全》;第3号预警为《同心协力落实责任保障学生用餐安全》。第2号预警提醒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膳食补助资金安全,第3号预警则提醒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地区、学校和学生家长要同心协力,落实责任,确保学生用餐安全。
截至2018年底,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已覆盖所有国家级贫困县,让3700万名农村学生吃上免费营养餐,营养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但是,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过程中,也不时曝出有的地方没有用好营养改善计划资金,资金被挪用挤占,学校给学生吃变质烂菜,实际供餐与营养餐单不符等问题,引发舆论关切。在开学之初,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接连发布预警,就在确保营养改善计划发挥实效。
确保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安全,确保学生用餐安全,首要需要完善监督机制。目前对营养改善计划的监督,主要依赖行政监督,但“上级问责下级”的问责,其实是内部问责,考虑到资金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曝光可能会影响地方教育形象,一些地方的问责存在“遮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问题。引发舆论关注的营养改善计划资金、食品安全问题,大多是家长通过自媒体曝光,再引起传统媒体关注,迫使地方教育部门进行调查、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反而更严重影响地方教育形象,也引发社会对营养改善计划有效实施的担忧。
“明厨亮灶”也是保障营养餐安全供给的重要举措。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在食堂安装监控系统,学生、家长可以实时观看食堂的食材储运、加工、配送,以此避免以次充好。在现实中,有的地方在学校食堂安装了监控系统,可是,监控系统却不向学生、家长开放,结果,监控系统也没有起到监督作用。这种情况必须扭转过来。今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全国校园食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全国校园食堂“明厨亮灶”比例要达到70%;同时要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校长负责制、园长负责制。此次发布的第3号预警要求相关部门开展一次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推动实现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全覆盖,加强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和陪餐人员健康、环境卫生、饮用水源和餐用具清洗与消毒的监管。这些要求正是为了更好发挥“明厨亮灶”的监督作用。
有效的监督力量,来自家长委员会参与营养餐供给的管理与监督。教育部于2012年发文要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需要成立家长委员会,并赋予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办学管理、监督的职责。营养餐供给属于非教育事务,这类非教育事务,就应该由家长委员会具体负责,参与管理与监督。包括选择营养餐供应商,制订营养餐菜谱,监督营养餐加工,评价营养餐质量。如果能有效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建立家长陪餐制度,这比其他的监督措施都管用。
其次,要健全配套机制。按照国家的规定,营养改善计划的每一分钱,都要吃进学生的嘴里。这没有错,初衷也很好。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其他配套经费,比如建设学校食堂的费用以及支付食堂厨师薪酬的费用,如果没有这笔费用,就可能动用营养改善计划的经费来维持学校食堂的运转,而这就涉嫌挪用经费。要让营养餐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学生身上,从基本的市场逻辑分析,必须有其他成本支出预算。由于没有其他预算支出,加之经费开支限制多,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给学生营养“简餐”,营养改善计划的钱用不出的情况,还有的则直接给学生现金,免得惹麻烦。这都要求建立营养改善计划的配套机制。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