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广袤的乡村将以全新的面貌苏醒。记者了解到,今年不少高校将暑期社会实践目标锁定发挥科研与人才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293支实践小队,2926名青年学子,足迹遍布全国29个省份,以“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为主题,这个暑假,中国农业大学的学子们走进祖国广袤乡村,践行如何做一名乡村振兴的建设者。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广袤的乡村将以全新的面貌苏醒。记者了解到,今年不少高校将暑期社会实践目标锁定发挥科研与人才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与校团委共同发起的“绿色种植业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小队之一,“绿意”实践小队来到山西大同灵丘中国农业大学“三全育人”基地,顺利完成了绿色有机种植业的调研工作。
“从项目设计、调研问卷到执行安排、成果转化,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实践,实地感受。真正走进乡村后学到的知识、积累的经验,与在课堂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不一样。只有置身乡村,亲身感受农业生产过程,与农民朋友深入交流,才能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现代农业人才。”农学院学生邬月新说。
像中国农大学生一样,这个暑假,各高校学子纷纷用专业力量奉献社会,服务乡村振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生总结5年“美丽乡村”实践经验,联合多个院系,依托“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以地方乡村废弃的空间为载体,建设“乡村振兴工作站”,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多维度的全面振兴。
2019年3月,清华大学首个“乡村振兴工作站”在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嵛山岛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随后,陕西王益、江西龙南、山西闻喜、山东文登等多个达成合作的地方工作站点相继投入建设中。2019年暑期,清华大学又组织25支队伍,来自海内外超过300人次的师生,前往祖国18个省份25个区县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站”建设。
2009年,由华北电力大学13名师生组成的“把绿色电力送到雪域高原”——大学生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贫服务主题实践团,深入西藏无电地区调研,并为西藏日喀则拉孜县节村53户无电居民安装了太阳能照明设备,结束了该村无电的历史。此后,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汉、藏两族的大学生利用假期到节村,对孩子们进行学习帮助。10年来,这个仅有500人的小村庄考出了50多名大学生。
“一斤宁夏枸杞市场价约40元,但精深加工的枸杞可以做成糖果、啤酒、面膜、药品等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杨套伟说。
不久前,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科技支宁实践团30多人会同宁夏大学师生、宁夏食品工业协会相关人员,分别到银川、吴忠、中卫、固原4个市开展调研。
实践团调研了百瑞源枸杞、宁夏红、伊利乳业等食品和生物发酵领域40余家企业后发现,宁夏地区农业产品存在种类单一、深加工不够、附加值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未能实现集群效应;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
“对此,我们结合专业知识给予企业中肯建议,同时依托一流学科平台以及‘食品和生物发酵产业发展战略咨询’研究项目,后期将逐步完成宁夏地区食品与生物发酵产业现状和技术需求研究,以及宁夏地区食品与生物发酵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和技术引领研究,支持西部发展、农业发展。”杨套伟说。
厦门大学开展了“乡村振兴·助力脱贫”专项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团队此行前往贵州省荔波县尧古村进行调研,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助力精准脱贫。”参加“黔南计划”的厦大经济学院2017级本科生王磊说。
与往年不同,中国人民大学的精品实践项目“千人百村”计划,在今年不仅新增设了农村老年问题调查,同时还承接相关部委“人口变迁和劳动力转移”调查,使实践活动更加精准对接学校科研需求和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特征。
“调研中把劳动教育贯穿其中,鼓励和支持同学们深入农业生产生活第一线,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认识劳动工具、体验劳动过程、感受劳动价值、弘扬劳动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团委社会实践部部长任昊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