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地说,思政教育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曲高和寡肯定是不行的,只有入耳入眼,才可能入脑入心。
新形势下,人人都可以有一个话筒,思政教育的话语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要顺应网络时代新发展,创新与学生特点相适应的话语体系和传播路径,牢牢把握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动权。
有虚有实,增强话语厚度
人们总是对身之所历、目之所见的事物会有更大共鸣。因此,思政教育中的抽象概念、空洞说教,可能让人觉得枯燥无形,如果我们善于将“大道理”与大学生易于感知和接受的“小确幸”有机结合,就会使原本单调的话语变得立体、丰满。
列宁在论及宣传教育时曾说:“应当坚决抛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要善于运用掌握的事实和数字”。意识形态不是孤立的上层建筑,党的理论创新根植于中国实践,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就必须用好“中国故事”。我们既应从高处着眼,讲好“有字之书”,更应从实处着力,用活“无字之书”,在国家历史性变革的生动实践中,在大学生或许习以为常的身边变化中,去挖掘鲜活的素材,论证理论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帮助大学生在正确的社会观察和纵横比较中,更深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有棱有角,增强话语力度
大学生思维活跃、求新求异,往往具有叛逆心理,容易对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想理论观点“不明觉厉”。“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我们只有直面问题,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开他们思想上的疙瘩,才能由点及面,一通百通,增强话语的说服力。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当前,一些错误思潮披着理论外衣大行其道、混淆视听,消解主流价值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真理不一定不言自明,思政教育必须突出思想交锋,旗帜鲜明地表明正确态度,棱角分明地批驳错误观点,用正道理压住歪道理,用真道理驳倒伪道理。仅仅敢于亮剑还不够,更要善于亮剑,做到有理说得出,有理有据地辨析和揭示事例的偏颇、概念的偷换、逻辑的混乱、标准的不一,有破有立地启发学生廓清迷雾、去伪存真,水到渠成得出正确结论。
有滋有味,增强话语黏度
形象地说,思政教育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曲高和寡肯定是不行的,只有入耳入眼,才可能入脑入心。这就需要我们精准把握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深刻的道理通过生动的形式表达出来,让他们不仅听得进、记得住,还能“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说道,“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当代大学生是“移动互联网原住民”一代,具有许多不同于以往的代际特征。思政教育必须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学生想听的”,把“学生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必须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变内容供应为产品供应,充分运用动漫、表情包、微电影、流行语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时尚元素,让“有意义”与“有意思”同向发力。
有情有义,增强话语温度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类的情感是彼此相通、相互感染的。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政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在思想传播过程中,思想理论本身的正确性固然重要,但传播者之间的友谊、信任和情感等因素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你不“走心”,他就“心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他的初中政治课老师在讲述焦裕禄事迹时数度哽咽、不能自已,让他深受震撼、至今难忘。思政教育应防止僵化的照本宣科,而是把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结合起来,在娓娓道来的说理中找准情感的触发点,增强话语的感染力;应防止单向的我讲你听,而是秉持真诚、平等的态度,多采用互动式、启发式、体验式等贴近学生的形式,增强话语的亲和力。
(作者:系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