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体育锻炼,70.4%的受访者希望鼓励地方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公共运动场所,64.2%的受访者期待科学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发展学校特色体育项目,58.2%的受访者建议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

/></p><p >  <span style=漫画:王小遇

  隔三岔五就感冒、稍微运动一下就气喘吁吁、体态肥胖不爱动……体育锻炼的缺乏导致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偏差,体育课也长期以来不受重视。如何让中小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6.7%的受访者感到现在学生们的体质不容乐观。71.9%的受访者直言体育课不受重视。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80.3%的受访者希望学校能够经常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

  56.7%受访者感觉学生体质不容乐观

  陆华(化名)家住北京,孩子在北京昌平小学读一年级。她感觉,现在学生的体质普遍较差,身体虚弱,容易生病,近视高发,而且肥胖的多,“这都和缺乏体育锻炼有关系”。

  家住河北的廖波(化名)有一个读初一的孩子,他感觉,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吃得好、喝得好,易发胖。而且孩子学习压力大,没时间运动,身体素质整体偏差,“不像我们那时候,下课和放学都会出去跑跑跳跳”。

  河北沧州市第八中学初一班主任韩齐(化名)告诉记者,他所在学校大部分学生在长跑项目上的分数都比较低,达到满分的极少。

  调查显示,56.7%的受访者感觉学生们的体质不容乐观,其中,32.6%的受访者觉得一般,20.5%的受访者觉得较差,3.6%的受访者觉得非常差。

  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陆根书向记者介绍,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对全国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合格率做过统计。2017年全国高校的平均体质合格率是88.61%,而2016年这个数字是89.6%,这表明2017年比2016年下降了,有将近12%的大学生体质是不合格的。“不同大学之间也还有些差别。一流大学的学生体质合格率是89.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体质合格率是88.83%,一般高校的体质合格率是 89.1%,而独立学院(原来的三本)体质合格率只有86.85%。综合来看,这个数字并不乐观,学生的整体体质状况并不是很好”。

  71.9%受访者感觉体育课不受重视

  家住河北沧州的马玲玲孩子上初中,她坦言,学校上体育课基本是老师先带着做热身运动,然后跑步,之后自由活动。“我听孩子说,有的学生想打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老师不允许。另外,文化课还经常占用体育课时间,考试前几周基本就不上体育课了,体育老师自己也常请假”。

  陆华了解到,她孩子所在学校的体育课主要项目是做操、跑步和一般的轻度训练。在他看来,这样的训练强度是不够的。

  山东潍坊农村的张敏(化名)有一个读初一的孩子,她介绍说,孩子所在学校的体育课,主要项目包括做操、跳绳、跑步、打篮球等,老师也不会做过多指导和知识讲授,“孩子学校条件较差,体育设施不足,也比较老旧。另外,有的孩子因为自己身体素质不行而讨厌运动,经常以各种理由请假不上体育课”。

  “现在很多学校安排一周两节体育课,孩子平时活动时间很少,一周两节体育课远远不够。”廖波说。

  关于学校体育课开展方面的问题,调查中,71.9%的受访者感觉体育作为副科不受重视,65.0%的受访者觉得体育课经常被文化课占用,48.4%的受访者感觉体育课质量不高。

  陆根书指出,学校体育课开展方面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体育课被占用的现象较为普遍,二是体育课运动项目不够丰富,三是师资和教学资源匮乏。“现在有的学校里,体育教师数量很少,掌握的技能也不足。这与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不匹配”。

  80.3%受访者希望学校经常举办运动会或体育节

  “我感觉在北京,学校体育节和运动会已经成为了常态,这对提升孩子体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很有帮助。”陆华说,她的孩子非常喜欢参加学校的运动会。

  “孩子学校很少举办运动会或活动,很少听他提起。”张敏希望学校定期开展运动会,提升孩子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

  “孩子所在学校每年都有春季运动会和秋季运动会,前者持续一天,后者持续两天,项目也很多,包括长跑、跳远、推铅球等项目。”廖波觉得,学校运动会对于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弘扬体育精神,效果非常好。

  调查显示,80.3%的受访者希望学校能够经常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

  加强学生体育锻炼,70.4%的受访者希望鼓励地方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公共运动场所,64.2%的受访者期待科学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发展学校特色体育项目,58.2%的受访者建议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

  张敏认为,培养孩子们锻炼的习惯很重要,“这需要学校和家长协同合作,互相配合,做好家校互动”。

  “孩子所在学校除了体育课,每天还有阳光体育课间活动,大概一个小时,在冬天会跑步,夏天做广播体操。”陆华希望以学校为主要的推动力量,争取学生及家长、社会的大力支持,助推体育的发展与进步,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陆根书建议,一方面,家长帮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意识;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帮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比如一个学校如果要开展所有体育项目的教学不太可能,就可以利用社会的力量,引入社会的资源,帮助学校做好体育建设工作,多方合作,帮助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