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教育扶贫大部分仍局限在为贫困地区新建学校、配置教学设施、选派师资等“输血式”扶贫,缺少观念、知识、技能、精神等“可行能力”方面的帮扶。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随着扶贫工作逐步进入“后脱贫攻坚”时代,教育作为重要的扶志渠道和扶智源泉,在巩固扶贫效果、防止脱贫地区再次返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等环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长期以来,以高校为代表的多元化教育帮扶主体,在贫困地区传统教育格局中表现出越发活跃的作用。山区支教、科技推广、成长关怀等主题公益帮扶项目,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笔者从教育目标、资源动员和角色定位等维度出发,探究构建以高校为枢纽,联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运行的“补嵌型”教育扶贫体系。

  “粗暴式扶贫”破坏原有教育体系

  随着教育扶贫向纵深推进,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政府之外的公益主体针对贫困地区教育问题,开展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多元主体参与教育扶贫治理的实践经验。但教育扶贫不单纯是教育问题,更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当前,部分教育扶贫项目由于“目标偏移”“角色冲突”陷入资源短缺的困境,“分散化”“碎片化”“各自为战”“运行失范”制约着多元主体扶贫效能的发挥和扶贫效益的达成。

  教育的公共性和非竞争性让多主体参与教育扶贫具有一定的天然优势,但在实际运行中又时常表现出缺乏系统化的引导和整合:一是政策模糊,缺乏在制度框架内科学地设计、规约集体行动,提升参与有效性、合法性的常态机制;二是执行乏力,治理格局断裂、着力失准、权责失衡,能力建设不足,推进落实机制不完善;三是信任结构弱化,多头管理、职责混乱、缺乏统一的领导,协调联动困难;四是资源利用低效,分配失衡、形式资助、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凸显,资源投入难以发挥集聚效应;五是评价体系空白,缺乏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流动性、随意性大,难以进入可持续正向反馈轨道。

  “粗暴式扶贫”缺乏对原生教育生态的历史性与系统性的观察和理解,脱离了区域生态,打破了原有教育生态平衡,使教育扶贫本身所应具备的教育功能被虚置和架空,不仅收效甚微,甚至还会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对当地原有的教育体系造成较大冲击。

  “生态型补嵌”完善地区教育治理

  传统的教育扶贫大部分仍局限在为贫困地区新建学校、配置教学设施、选派师资等“输血式”扶贫,缺少观念、知识、技能、精神等“可行能力”方面的帮扶。事实上,单纯依靠“有限的”教育体系,很难破解贫困地区教育体系面临的现代化侵蚀、多样化需求和系统性缺位等难题。因此,要用“生态”的视角来看待贫困地区教育系统各要素间的整体性、有机性、互动性和生长性,从要素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的动态性、和谐性来探讨问题所在和解决之道。

  在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扶贫工作,要把握当地教育“生态”的内涵,建构“补嵌型”教育扶贫体系,从其环境概况、内部结构、主体特征等不同维度,具象化考察当地教育的生态构成,感知其教育优势和不足、矛盾与冲突、内困与外因等环环相扣、互动循环的关系性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补嵌型”教育扶贫体系就是要从提升教育帮扶的精准度出发,在原有教育生态精耕细作,注重与当地原有教育体系的互动互补:既要围绕生态主体,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以全域思维做好精准扶助;又要挖掘内生潜力,构建起契合当地特色的公益帮扶体系,精准补嵌当地教育生态短板。如针对素质拓展教学不足,项目教学内容应突出“第二课堂”主线,开发或引进专业化素质拓展课程,补嵌人文素质教育缺位:围绕实现支智与支志的同向性问题,课程设置可以突出理想信念、成长规划、职业启蒙等特色内容;为破解留守衍生难题,项目可以开展家庭回访、情感连线、成长档案等子模块,强化亲情陪护和心理诊疗。

  “多主体公益”凝聚教育扶贫合力

  完整的、持续的教育帮扶支撑,需要营造良好的公益环境,多方参与、优势互补、精准发力。在各地的脱贫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有效缓解了资源短缺的问题,但也必须看到教育扶贫仍然面临着效率不高、针对性不强、扶贫绩效边际效益递减的困境。正是因为缺少对教育反贫困协作机理的探讨和研究,更多关注的是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缺少对当地教育“生态丛林”的深入理解和补嵌施策。精准化、项目化、专家化、常态化的教育帮扶项目严重不足,致使政府、企业、公益组织等优势团队拥有大量的资金、人脉、资源等“硬支撑”,但缺乏地方化的专业、技术、经验等生态“软资源”,大型教育扶贫公益协作项目的运行成效堪忧。

  高校聚集了大批高素质的政策制定、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团队,在项目规划、智力支持、社会信用、项目实施等环节具有突出优势。以高校为扶贫枢纽,联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运行的“补嵌型”教育扶贫体系,可以有效突破传统公益模式资金短缺、经验缺乏、动力不足等局限性,形成优势互补的公益合力,实现公益力量的有效整合,通过“精准补嵌”激活贫困地区教育生态的内生活力。一方面,发挥资源优势,在组织架构、教育条件、教学方式、衍生服务等方面补齐基础教育短板。另一方面,明晰多主体参与的角色定位,差异化、精准性补嵌当地教育职能,最终助力贫困地区教育达到能够益向自循环成长的教育生态动能。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教育反贫困公益协作中的资源动员机制研究”课题成果,编号19YJC880054)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