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素质是医学的灵魂,也是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源泉。因此,必须要因应新时代,转变传统模式,丰富和发展新时代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来实现育人目标。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医学人文素质是医学的灵魂,也是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源泉。因此,必须要因应新时代,转变传统模式,丰富和发展新时代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来实现育人目标。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还有不足
目前,国内医学课程普遍存在着通识教育、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三段式分割的局面,导致医学院校普遍重专业轻通识,缺乏人文素质教育氛围。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效果看,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存在断裂,直接造成了医学教育体系不完整、不连贯,甚至导致学生职业生涯中的价值缺失。
重专业轻素养。长期以来,我国医学课程偏重专业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整体起步较晚,且以往的医学人文素质课程缺乏系统设计。从学科建设看,我国医学人文学虽有一定发展,但医学人文学的学科归属与划分尚未确定,缺乏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学科建设的规划。从课程设置看,一些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课程开设不足,主要集中在《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与技巧》《卫生法学》4门医学人文必修课程,人文医学课程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未能较好地融入医学生培养整体目标中,课程开设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同时,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也不够合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成果上,较之医学专业课程缺乏吸引力,难以贴近医学职业素养的现实需求,整体上缺乏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设计。
重课堂轻实践。一方面,医学院校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了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培养上,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感知体验活动较少,特别是缺乏除主课堂以外的其他体验途径,导致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长期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借助第一课堂的形式,在教学内容上偏重于概念、理论的讲授,而教学方式不能将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内容贴近医学职业素养,缺乏实践和体验,未形成有计划、有目标的完整的实践体系,从而使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专业课堂与实践锻炼中呈现出“碎片化”结构,很难形成合力。
医教不协同,未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校园整体文化建设。目前,医学院校均开展校内外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但力度、广度和深度还不够。首先,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中,缺乏系统的设计规划,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未能形成。其次,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方面,虽然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依托,但往往由团委教师、辅导员(非医学专业)带队较多,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学生社会实践也仅停留在较为表层的感性认知上,缺乏进一步的专业化理解。再次,缺乏政府、社会组织的合作,单方面从院校方面做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社会宣传和关注度不高,长期的实效性难以保障。
建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特色培养体系
要解决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难以从理念到课程再到社会实践进行整体设计这一难题,就有必要自主建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特色培养体系,对医学人文课程进行系统规划与顶层设计,打造全员、全人、全面、全方位、全周期相互贯穿的课程体系。
(一)全景式布局。提升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与理念。“全景式”布局,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衔接,把医学人文素质知识与“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相对接,把以德树人、文化育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把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充分体现在医学教育的整体规划设计中,建立“全景式”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整体布局、分项规划、交叉渗透,以此打牢基础,从而培养社会急需、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
(二)序贯式展开。打造医学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相融合的创新路径。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到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大教育”体系框架下,将基础课中贯穿医德与人文教育,把专业课与人文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和共建。在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融合过程中,积极运用鲜活的实例,发挥专业课程对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在组织管理上,做好组织引导,鼓励医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人际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构建富含医学人文内容的校园氛围,通过医学院校独有的文化精神对大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实现文化育人。
(三)过程性评价,建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评估体系。一是加强对教材、教案内容的评估,使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再是理论上的空谈,而是落实到教案中。二是落实对教师的医学人文意识与医学人文教学能力的评估,从而提高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并把这方面的工作业绩与专业教师的聘任、晋升、评优等结合起来。三是增强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估。重点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结合本课程进行了有效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这种教学效果是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等。四是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储备进行测试。通过设置一些具有情景的人文题目,既有利于了解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情况,也便于解决医学人文素养考核的问题,最终形成有效的医学生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推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今天,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造就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不断更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改进人文素质教学方法,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医德高尚、担当新时代重任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作者:系温州医科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