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当前整个教育体系当中最短的短板。过去我们经常说德智体美,虽然也提劳动教育,但只是把它作为一项重要活动。”郑富芝说。而《意见》提出“五育并举”,并在劳动教育上单列一条,足可见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这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亿万少年儿童的亲切关怀。”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有关情况,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在发布会上说。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第一个聚焦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意见》进行解读,表示将通过强化劳动教育、规范校外培训、科学评价、明确教育惩戒权、给家长减负等多项措施,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聚焦素质教育,夯实“五个强化”

  《意见》提出了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任务,对此郑富芝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一是坚持“五育”并举,着力解决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意见》在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举措,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二是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着力解决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环节,既强调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应用,又强化教学规范管理,对作业考试辅导等作出制度性安排。

  三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着力强化教师基础作用。坚持把教师队伍作为办好教育的第一资源,《意见》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依法保障教师权益待遇等方面提出了改革举措。

  四是深化关键领域配套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意见》统筹推进课程教材、招生考试、质量评价、教学研究、办学活力、经费投入等关键领域改革,努力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创造条件。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抓好工作落实。《意见》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注重各部门职责落实,重视家庭教育作用,强化考核督导问责,大力营造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

  《意见》的出台将会产生哪些重大影响?在郑富芝看来,从现实来看,尽管发展素质教育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推进的决心不能动摇,而《意见》强调要实现“五个强化”,即强化育人理念、强化体系构建、强化课堂变革、强化评价导向、强化组织保障。“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为学生想得远一点,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政府要担负起发展素质教育的主体责任,统筹社会资源,家庭和学校协同育人。”郑富芝强调。

  补齐劳动教育“短板”,创新劳动教育形式

  “必须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当前整个教育体系当中最短的短板。过去我们经常说德智体美,虽然也提劳动教育,但只是把它作为一项重要活动。”郑富芝说。而《意见》提出“五育并举”,并在劳动教育上单列一条,足可见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如何用制度建设破解劳动短板,郑富芝透露接下来将制定两个文件,一是制定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进行顶层系统设计,明确劳动教育到底怎么做。二是制定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纲要,以此明确具体的内容和实施的要求,确保劳动教育能够落地。在义务教育阶段,最关键是要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必须明确两点:第一点是要把劳动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必须开展劳动教育;第二点是要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课时,要有具体的时间规定和要求,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

  “时代在变,现在开展劳动教育与10年、20年前有很大不同。”郑富芝特别谈到,要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城乡劳动教育资源的特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应形式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形式上不要一刀切,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只要能达到劳动教育目的,什么形式都可以。”郑富芝认为,劳动是载体,主要是通过劳动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他还提出,开展劳动教育要有一定的场所,首先要把已有资源用好用足,现有资源不够还要开辟新资源,要创建一批劳动教育试验区,同时还要在农村地区安排相应的田地、山林、草场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在城镇地区为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践活动提供保障,“给孩子多一点场所,就会多一点实践的体验”。

  将教师队伍摆在突出位置,让教师享有优待政策

  《意见》中有多处内容都关注到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群体,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发布会上表示,办好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因此《意见》依然把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摆在突出位置。

  吕玉刚表示,接下来将通过改革培养体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新时代教师素养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加强师范教育,从源头上提高教师质量,同时对现有教师要加强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的全员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过程中要更多地向乡村倾斜,特别是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倾斜,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针对教师关心的待遇问题,《意见》的一大突破是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联动增长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绩效工资增量主要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切实落实学校分配自主权,并向教学一线和教学实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奖励功能、绩效功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向教学一线和教学实绩突出的教师倾斜,鼓励教师教出风格、教出水平,把学生培养好。”吕玉刚说。

  《意见》还特别提出制定教师优待办法,保障教师享有健康体检、旅游、住房、落户等优待政策。“这是文件的一个新亮点,也是第一次提出,我们讲尊师重教、师道尊严,首先全社会要形成这种风气,在公共服务领域尽可能为教师创造一些优待条件。”吕玉刚介绍说,在教师待遇保障机制上要向艰苦边远地区、乡村教师倾斜,特别是在津贴补助办法上倾斜,所以这次《意见》特别提出,有条件的地方要对在乡村有教学任务的教师给予交通补助,并完善系列举措。

  破除“不敢管”“不愿管”,保障教师行使惩戒权

  《意见》首次提出了关于教师教育惩戒权的问题,明确要制定实施细则。对此吕玉刚表示,教师教育惩戒权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按照《教育法》《教师法》的有关规定,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但是,由于过去一些程序性的规定不是很严密、不是很规范甚至缺失,影响了教师正确行使教育惩戒权,突出表现为现在有的教师对学生不敢管、不愿管,实际上这是对学生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另外还存在一些过度惩戒的行为,甚至体罚学生,这也是不合适、不应该的。

  “现在社会上也有一种现象,有的家长对教师批评教育孩子不够理解,甚至造成家校矛盾。所以,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出发,帮助孩子从小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对教师行使惩戒权出台细则进行规范和明确。”吕玉刚透露,接下来将研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实施的范围、程度、形式,规范行使教育惩戒权,促进广大教师既热情关爱学生,又严格管理要求学生。同时抓紧修订《教师法》的有关规定,从法律规定上进一步明晰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行使,保障教师有效行使惩戒权,促进教师敢管、善管,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维护师道尊严。

  解决好“指挥棒”,别总盯着分数看

  暑期已到,针对课外培训班越来越多等现象,郑富芝表示,将通过提高质量、优化课程、规范校外培训、科学评价、社会协同5种途径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通过科学评价来减负。健全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要纠正唯考试成绩、唯升学率的片面做法,解决好‘指挥棒’的问题。如果所有的东西都看学科的学业成绩,就盯着分数,这个负担是减不下来的。如果按照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标准评价,那学生就会生动活泼地发展。”郑富芝说。

  事实上,《意见》提出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国家制定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标准。县域教育质量评价突出考查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价值导向、组织领导、条件保障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等。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突出考查学校坚持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办学行为、队伍建设、学业负担、社会满意度等。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突出考查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劳动实践等。

  在吕玉刚看来,重点是制定好三个评价标准,它们切实解决好、回答好了什么是教育强县、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全面发展的学生。“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明确要求,党政有关负责人严禁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或者片面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和教师,这是对县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和评价导向。”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义务教育跨度长达9年,是在读人数最多、学龄最长的教育阶段,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由此可见《意见》出台的意义重大。

  对此,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表示,《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特别是在加强全面育人体系建设、创新育人方式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进行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可以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行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是新时代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如何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意见》所提各项目标举措落到实处,《意见》也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落实举措。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履行省级和市级政府统筹实施、县级政府为主的管理责任。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二是落实部门职责,对涉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各部门提出了明确工作要求,健全相关部门责任落实机制,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协调配合。三是强化家校协同,加快家庭教育立法,加强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密切家校联系,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四是强化考核督导。五是营造良好生态。

  “明确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督查范围,把教育教学督导作为对省、市、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并强化结果运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