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高薪职位,选择三尺讲台;放弃繁华城市,选择偏远农村;放弃留在家乡任教,选择更需要自己的乡村学校,目的都只有一个,用自己的力量改善乡村教育,带领乡村走向文明。

  17个学生,破旧的两层教学楼,一个长满野草的操场,面对这样的情景,应该作出什么样的选择?是掉头而去还是迎难而上?

  乡村教师程风选择的是后者。

  而这样的选择,程风已经不止作出一次。

  放弃高薪职位,选择三尺讲台;放弃繁华城市,选择偏远农村;放弃留在家乡任教,选择更需要自己的乡村学校,目的都只有一个,用自己的力量改善乡村教育,带领乡村走向文明。

  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有一种强大的精神作为支撑。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程风式”的精神,千千万万个像程风这样的青年才会选择乡村,选择教育。

  这种精神叫不畏挑战。从临危受命赴北塘小学,到四望湖小学斩荆披棘,程风面临的都是乡村教育的硬骨头,但她没有退缩,不惧不怕,而是用自己的坚持告诉家长:学校一定会好起来,学生一定会好起来。正是这种不畏挑战的勇气让程风永远带着“超越自我”的信念,即便中间有挫折、泪水、委屈,但她最终成为了家长信服、教师佩服的最美教师。

  这种精神叫敢想敢干。程风工作有三宝:家访、会演、团队好。这三点不是程风的独创,却是她一点点真刀真枪干出来的。与乡村家长沟通不容易,每到一所新学校,她总是不怕麻烦,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想问题。乡村学校组织活动不容易,她一人身兼多职,努力为乡村孩子创设更多、更好的舞台去展示。乡村学校缺教师,她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和引领更多的教师行动起来。

  这种精神叫舍我其谁。当乡村教育遇到困难,当教学点面临关闭,当孩子面临失学,程风说“这个时候,我必须出现”。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她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甚至牺牲,但她认为,这就是一名教师的本分和天职。这样的“舍我其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担当和奉献,正是当代青年教师需要的精神内核。

  曾几何时,有人给90后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自私、非主流、偏激,但我们身边的90后乡村教师程风,用自己的选择和坚持,用自己的“逆向而行”告诉人们——乡村教育薪火相传,乡村未来大有希望。

  时代发展需要精神引领和榜样力量。精神不是空洞的说教,榜样不是高不可攀的代名词,而是有温度、可触摸、活生生的人。新的时代,期待着更多像程风这样的90后加入到教育精准扶贫的建设中来。新的时代,期待着一个又一个程风,用自己的青春力量擎起乡村教育的旗帜,扬起乡村教育的风帆。

  (本报评论员)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