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在童年错过的,很难乃至几乎不可能在成年岁月中去弥补。儿童教育应追求“横向丰富”,让孩子充分地通过音乐、童话、创作来发展自己的精神力量,这其实就是对未来最好的准备。

  教育儿童的前提是认识儿童,教育观的冲突其实是儿童观的冲突。依据儿童发展的根本原因,儿童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强调儿童是成人的作品,二是坚持儿童是自己建构的产物。现实中,由此产生不同的教育观念和实践,使得父母左右摇摆、不知所措。其中的“儿童”主要是指12岁之前的孩子。

  第一种儿童观强调儿童是成人的作品。从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儿童即无知,儿童需要教训”,到19世纪英国优生学家高尔顿的“遗传决定论”,再到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的“环境决定论”等,都认为儿童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是被动适应而不是主动探求的。到了21世纪,这种儿童观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无疑是“虎妈”蔡美儿。

  美籍华人蔡美儿系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她坚定地认同并继承了父母高度期待和高度严厉的中国式育儿观,坚信“孩子们从本性来讲,绝不会爱好努力”,因此她的孩子不允许选择是否要学乐器、不允许参加玩伴聚会、不允许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不能低于“A”、不允许一天不练琴……两个女儿被分别培养成出色的钢琴手和小提琴手,并顺利入读哈佛大学。蔡美儿因此也成为闻名世界的“虎妈”,荣登《时代》杂志封面。

  第二种儿童观坚持儿童是自己建构的产物,坚信儿童天性善良、尊重童年的价值、强调儿童具有内在生命力。18世纪的卢梭、20世纪前半叶的蒙台梭利和杜威都是这种观念的倡导者,而英国近代自由教育家尼尔,则是最著名的实践者。

  尼尔于1921年创办了夏山学校,并用近60年的实践,使夏山学校成为“自由、自制和把刻板减少到最低程度”的“因材施教的典范”。所谓自由就是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如,他们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要上课、是否要学拉丁文,但不能在有人学习的教室里吹喇叭。

  尼尔坚信孩子生来聪明又现实,只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是块什么料,从而也就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而根本不需要成人的逼迫。“懒惰的孩子不是身体不好,就是对大人认为他应该做的事不感兴趣”。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充分的自由及从事多种活动的机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非望子成龙的父母或自以为是的教育家的看法去生活。

  显然,两种儿童观的冲突,主要体现在孩子应该遵循自己的意愿还是成人的意愿。冲突的根源不仅源于对儿童的天性、儿童期的意义有着不同的认识,也源于对儿童的未来和成功有着不同的期待。蔡美儿立足于“儿童应该是什么”,为女儿确定了社会认可的成功标准:多才多艺、出类拔萃、取得受世人仰视的社会地位,而不在乎孩子原本喜欢什么。而尼尔立足于“儿童实际是什么”,坚持成功源于自我悦纳和寻求兴趣,是“能快乐地工作、积极地生活”,而不指向世人眼中的专业冷热及高低贵贱。

  那么,现实生活中的家长该何去何从呢?简单地说,一是给孩子充分体验的机会,二是给孩子自我选择的机会。

  诸多研究早已告诉我们:儿童具有内在的生命力;儿童的心理发展有自身的特点;儿童的理性思维是建立在感性思维基础之上的,12岁之前是充分发展儿童感性思维的重要时期。为此,教育要看到“儿童的存在”,要充分地锻炼儿童的四肢、感觉及各种器官,要关注儿童精神世界独特的鲜明性、细微性和天真性,而不能只是填塞给他们现成的说法和论断。

  即使是虎妈所言的音乐技能训练,也需要以充分的感性体验做基础。田野和草原的寂静、树林的飒飒声响、晴空云雀的鸣唱、成熟麦穗的窃窃私语、蜜蜂和熊蜂的嗡嗡等大自然的音乐,都应该是孩子早期获得的音乐体验。虎妈的两个女儿后来都没有就读音乐专业,想必也与童年时代缺乏这种体验有关。

  凡在童年错过的,很难乃至几乎不可能在成年岁月中去弥补。儿童教育应追求“横向丰富”,让孩子充分地通过音乐、童话、创作来发展自己的精神力量,这其实就是对未来最好的准备。

  此外,我们也应给孩子自我选择的机会,至少要保护和发展孩子的一项爱好。孩子的选择即使在成人看来是错误的,也体现了孩子的意志和精神自主性。我们不能借口孩子年幼而干涉他的一切选择,什么都替孩子做决定,其实是在杀死孩子的精神生命。

  给予孩子选择的机会,也有助于孩子通过尝试发现自己的兴趣。而兴趣意味着优势和未来的竞争力,更关系到一个人的幸福感。孩子是有选择能力的,夏山学校的实践证明,即使是五六岁的幼儿也能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目前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起步早、走得快、学得多,而不惜抄近路、抢时间、压缩孩子的人生,而很少去考虑后果:孩子或者没有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却往往输在人生的终点上,因缺乏发展的后劲而泯然众人;或者造成儿童的成人化,其应有的生长状态难以得到充分的展现。他们或许能够借助电子媒体快速获得稻谷从播种、收割到做成米饭的全程知识,但闻不到稻穗抽芽时的清香。成长若忽略了精彩的过程,世界及生活对孩子来说就变得了无乐趣,为了某种外界认可的目标而不停奔波,即使成功也只是悲剧。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