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落实课标要求,建立适合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义务教育学科教学装备,进而有力支持和推动课程改革,满足当前和未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要求,教育部组织专家修订发布了义务教育阶段6个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其中,《小学数学教学装备配置标准(JY/T 0617-2019)》(以下简称《标准》)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坚持立德树人为目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配置小学数学教学装备

  本次《标准》的修订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践行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配置以“学”为中心,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装备。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理论,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倡导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学生的数学认知应该是通过实践获得亲身体验而主动建构起来,课程教材和教学都应提供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自己的经验而获得数学意义的理解。小学数学教学装备就是充分体现了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作为学习支架的活动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配置的学具通过操作进行的一种发现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探索数学结论的活动过程。《标准》以现代知识论为导向,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挖掘隐性的课程资源,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数学教学注重将装备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事实上,依托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常态,但采用其他工具进行教学的并不多。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装备配置与应用需要教师对数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对教学过程有正确的认识,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需要教师有洞察力和创造力。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学装备,这是教师提升自身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凸显教学装备配置的多维价值

  数学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推理性,对于小学生而言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一些深奥晦涩的数学理论,对于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还为发展成熟的小学生尤为明显。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教学装备,组织学生动手实践,为学生的思维生发提供适切的环境,让思维从可感走向可视,从理论走向实践。教学装备配置有助于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让知识建构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促进其思维发展,发挥其潜力与特质,培养其数学学习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他的著作《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中批判了将知识和动作分隔开来的做法。他指出,从科学研究的实际程序判断,认知过程已经事实上完全废弃了这种划分知行界限的传统,动作已经置于认知的核心地位。他还告诫,实验并不是一种杂乱无章的活动,而是在观念指导下的活动,这些观念要符合引起积极探究活动的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小学数学教学装备正是提供了这样的一种学习条件,数学教学中应更加广泛运用好教学装备,包括纸张,剪刀,测量工具,作图工具,计算机等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模糊的思想渐渐明晰,让散落的知识逐步形成体系,让学生的思维和操作密不可分,如影随形的相伴而行。

  教学装备的配置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做数学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可能,鼓励学生运用相关工具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操作为特征的数学验证或探究活动。我们相信,教师再细致的讲解也无法替代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学生的学习能力从一个层级到另一个层级的进阶,不是因为他获得了一个或一打的结论,而是他自己掌握了一组有序的能力。这些能力通过同化、顺应和学习迁移,以渐进的方式相互依赖、支持,动手实践正是这些关键能力形成的重要方式。动手实践在知识和思维之间架设桥梁,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装备配置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面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借鉴了国际学科教学装备配置的优秀成果,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教学装备体系,对于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南京市芳草园小学特级教师,校长兼书记 高丛林)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