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为国家扶贫攻坚的主要领域和重要手段,是当前脱贫攻坚实现全面脱贫的关键抓手。

8_236834_bjpg/></p><p ><span style=只有掌握知识,才能彻底脱贫。视觉中国 供图

  教育作为国家扶贫攻坚的主要领域和重要手段,是当前脱贫攻坚实现全面脱贫的关键抓手。

  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到“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任务更加艰巨、也更为紧迫。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和国家当前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更是庄严承诺。要攻坚克难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找准教育扶贫这一关键点。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必须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这意味着把教育放在了关键突出的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6月发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对教育扶贫作出了明确的规划和部署,要求通过教育扶贫,培养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通过教育扶贫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可以说,教育作为国家脱贫攻坚的主要领域和重要手段,是当前脱贫攻坚实现全面脱贫的关键抓手。

  教育扶贫是一种内生动力的培育,能够发挥其他扶贫手段和措施所不具有的根本性的决定作用,这种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教育扶思想之贫

  教育扶贫可以破思想禁锢,造脱贫根基。思想贫困是广大贫困人群长期不能彻底脱贫的一个重要瓶颈,摆脱贫困首先在于摆脱思想的贫困,拔掉贫困之根,以教启智,从思想观念切入,提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的志气、勇气、信心和力量,激发脱贫致富的原动力。

  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位于偏远山区,传统落后的思想根深蒂固,表现为封闭保守、消极无为,听天由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依赖性强等,这些思想观念经过代际传播,容易形成一种甘于贫困的“贫困文化”,成为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这种思想上的贫困不破除,不彻底拔掉思想上的“穷根”,即便依靠政府帮助如期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也可能会再度返贫,更难以从根本上脱贫奔小康,达到扶贫的真正目的。

  教育扶贫的关键作用首先在于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精神、扶信心、扶决心,帮助贫困群众转变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树立起摆脱困境、自立自助、勤勉努力、积极进取的斗志和勇气,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索致富途径,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实现根本性的脱贫致富。

  教育扶能力之贫

  教育扶贫可以启民智民心,生脱贫茎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掌握更先进的技术、更全面的能力,促使智慧的能量与能力迸发,从而使贫穷人口走出贫困困境,脱贫致富。贫困地区人口由于受教育的程度有限,生存生产能力处于较低水平,所获得的收入也极为有限,很难维持基本的温饱,更谈不上致富,而教育扶贫对劳动者的智力、能力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劳动者通过接受教育与专业化训练,能够提升科技素质,掌握农业技术、职业技能,使劳动者从只能从事简单劳动的个体转变成能够从事复杂劳动的新型职业农民,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劳动收入。另一方面,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经营能力。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除了广泛采用新的生产技术之外,还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把产前组织生产过程和产后营销及管理服务过程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比较完善的农业产业链条。这就要求现代农业从业者不但必须有文化、懂技术,还要会经营、懂管理,与现代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相适应。教育能够开拓农民的眼界,提高他们对市场、信息获取与分析解读的能力,使他们及时了解并掌握市场需求动向,紧随不断变化的市场,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把握并调整自身生产发展方向,高效参与市场活动,抓住市场机遇,增强竞争力,获得较高经济回报。

  此外,教育可以提高贫困地区招商引资的能力。除了自然资源之外,一个地区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对投资者是否愿意投资起着关键的作用,人口素质的状况与其是否能够获得投资高度相关。教育直接改善人口的综合素质,间接改善治安状况、社会稳定程度。而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和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不仅降低了沟通管理成本,同时产品的质量也更容易保证,从而吸引资本流入,为贫困地区早日脱贫致富提供强大的动力。

  教育扶创新之贫

  教育扶贫可以激创新之举,洒脱贫雨露。思想的改变、能力的提升,是脱贫致富的基础,要真正实现更大的发展,就要不断寻求创新。贫困地区要脱贫要发展,更需要用新思维、新思路、新方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致富之路。

  长期以来,我国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水平相对低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得不到很好的启蒙与开化,再加上自给自足思想根深蒂固,人们创新意识淡薄,习惯于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在生产中一味依靠经验和老办法,这样就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严重影响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教育通过知识传播,开发农民的智慧,培育农民的创新思维,激发农民的内在创新与创造性,使农村贫困人口突破常规思维和视角的界限,在农业实践中能够善于发现并思考问题,不断摸索寻找新方法、新路径解决实际问题,以新颖独到的思维谋求致富的门路,从而实现彻底脱贫。

  (作者王美文系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