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如早婚、宗教信仰等也会致使学生辍学。当下,隐性辍学以及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出现的“因富辍学”现象,又刷新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近年来,辍学现象呈现出复杂化态势。2007年全国范围内推开“两免一补”政策之前,家庭贫困“上不起学”是影响辍学的主要原因。而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3.8%,即全国初中毕业生的辍学率是6.2%,厌学或者学习困难已取代贫困成为辍学的主要原因。另外,农村、民族地区学校布局调整中出现的盲目撤点并校现象,以及寄宿制学校软硬件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使得少部分学生因上学难、上学远、不适应住校等原因辍学。一些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如早婚、宗教信仰等也会致使学生辍学。当下,隐性辍学以及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出现的“因富辍学”现象,又刷新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导致学生在学校失去乐趣、学习困难的原因非常复杂。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假设,辍学者或辍学风险者所具有的心智结构,与其所在学校鼓励和促进的心智结构发展不太匹配,致使这部分人自主脱离学校去寻求与其心智相匹配的环境以获得发展。这里的心智结构是指由区域性的社会传统文化环境所塑造的个体的思维方式、情绪及其人格等。在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狩猎文化等占优的传统社会中,人们的思维方式、语言与情绪的表达、人格的养成等与生产、生存和生活的方式有着紧密联系。做中学、实践中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各种劳作的收获与损失的过程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互助或竞争中、在共享节日的快乐与食物中养成人格;在与周围群体的行为、理想保持一致中获得生命的意义。毋庸置疑,人类的心智结构有共同性,即使受到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冲击,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那部分独特的心智结构及其特征并不会彻底被改变。如果认识到这一点,也许我们可以回答,为什么在学校中觉得学习“苦”“难”的孩子,辍学后在家跟随父母风吹日晒、长时间劳作, 却能承受“苦”与“难”;为什么不适应校园学习与生活的孩子,辍学后外出打工,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语言不通、生活不便、环境变化去主动学习新的知识技术、适应新环境。

  著名的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曾说,当我们将每一种习俗和信仰与自己的相比较时,不管它们在我们看来是如何令人反感或是不合情理,都是一种历经数世纪才实现了内部平衡的某个系统的组成部分,我们无法从这个整体中去除一部分而不破坏其余部分。从这个角度看,当教师去劝返辍学学生时,使用“读书改变命运”——如果这个命运更多的是指读书升学考大学,这与辍学者及其家庭所预期的美好生活可能并不相符合。缺乏说服力的劝返,在以升学和提高考试成绩为目标的学校教育中很可能将再次以失败告终。

  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 指出,要完善综合控辍保学机制,健全辍学高发区重点监测指导,实施精准控辍。如果从学生的心智结构出发,在辍学风险高的地区,学校需要差异化办学的政策支持。比如,在办学效益的考核评估方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学校认同等指标。通过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给教师接纳并尊重受教育对象心智结构的可能性,始终以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的开展教育教学,将成为控辍保学的一条重要路径。

  (作者系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心理与教育)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