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多次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

  劳动教育在我国的开展历史

  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在英国纽克兰纳开展了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的实验。马克思充分肯定了欧文的实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全面发展思想,他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作为改造社会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视为共产主义教育的萌芽,这个理论创造为解决工人阶级的片面发展、进而为整个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思想做了创造性实践和发展,并把这一原理作为党的教育方针。毛泽东同志多次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

  20世纪50年代,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讲话精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写进了党的教育方针,并纳入到国家宪法之中,初期把爱劳动定为“五爱”国民公德之一,学校把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作为一项主课,组织学生下厂下乡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自办校办工厂和实验园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进行教育。

  1958年的《工作方法六十条》,又对各级各类学校有关工农业生产劳动活动的安排,作了明确的规定。在“开门办学”思想指导下,学生全部参加五七干校和到农村插队,进行劳动锻炼和思想改造。劳动教育在“文革”十年中出现严重偏差,把知识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相对立,用简单的生产劳动替代系统的知识教育,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以现代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机器为工具的现代劳动。

  邓小平同志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学界展开了关于教育方针的大讨论与新时期教劳结合的研究,纠正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偏颇,在实践中则加强了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化和规范化建设:教育部1981年4月颁发《关于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1987年颁发《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

  上世纪90年代,根据江泽民同志讲话中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强调,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对劳技教育给予了肯定,1993年中央发布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1999年中央发布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强调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在新世纪新一轮课改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技术教育不再作为单独的课程开设,而归并到综合实践中,对劳动教育做了宽泛的理解。

  2010年,根据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以及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教育部颁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的通知》。

  劳动教育在我国的重生

  偏重考试升学客观上冲淡了劳动教育,社会变迁和科技进步改变了传统劳动教育的条件,实践中普遍存在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在研究中被虚化的现象。

  2015年,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工作目标,强调“通过劳动的教育”强化其他四育,达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的效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18年9月10日,针对当前一些青少年中出现的“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强调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使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更为完整,这一重要讲话明确将劳动教育确定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将出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劳动教育大纲,修订教育法纳入教育方针,鼓励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综合素质评价,因地制宜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校外劳动和志愿服务等劳动,全面构建实施劳动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开展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估与督导。

  70年来,虽然对于劳动教育的定位在变化之中,劳动教育是个复合概念,既有劳动,又有教育,通过劳动受教育,在教育中劳动,在结合上经历了一些曲折,在做法上有过一些争议,但坚持劳动教育是社会共识,认为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教劳结合始终是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基本保证,始终是确保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与方向的基础,始终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唯一途径。

  70年来,受教育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走过了从唯一方法、重要途径再到教育内容的过程,实践走过了从统领强化、融通综合再到系统提高的过程,地位作用经历了从实践育人、技术素养再到五育并重的过程,显示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认识的升华,反映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从中折射出教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回归本质

  新时代重提劳动教育是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回归本质,既有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引领,又有“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劳动教育不会过时,但要体现时代特征。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劳动教育,强调教育要与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劳动相结合,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结合,纳入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之中,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劳动精神。如果说德育体现“善”的要求;智育体现“真”的要求;体育体现“健”的要求;美育体现“美”的要求;而劳动教育则体现“做”的要求。这样的战略思考与制度设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提高到新的历史高度,体现党对新时代如何培养人的深刻认识,既是对国民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对新时代国家发展与个体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的主动回应。70年来,劳动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也是技能教育的内容,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需要总结提高。

  劳动教育的地位回归常识

  过去劳动教育主要被纳入德育和智育的范畴,失去了与其它四育并举的独立地位,使得劳动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被弱化、淡化、边缘化。劳动思想教育主要融入德育范畴;劳动技能培育主要融入智育范畴,容易出现重“技”轻“劳”的问题。至于劳动实践训练,更是可有可无,而且容易走向形式化、娱乐化。新时代的劳动,要回到全面的、本原的劳动观上,把劳动看成包括人类创造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切实践活动,是劳动、工作、做事、干事、“奋斗”的统称。不能只把体力劳动、简单劳动或物质生产劳动看成是劳动,而要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群体劳动与个体劳动、有偿劳动与公益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与重复性劳动、物质生产劳动与非物质生产劳动、实体劳动与虚拟劳动、生产性劳动与科技劳动、管理劳动、艺术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都看成劳动。

  各行各业、所有岗位的工作都是劳动,都需要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相应地,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能只强调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品德的培养,还要重视劳动认知、劳动价值观、劳动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劳动素养。 时代,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只不过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劳动领域、劳动岗位发生了新的变化,但人的劳动精神和很多劳动技能仍是人机协同、智慧劳动、创造性劳动的重要基础,仍然十分宝贵。

  大中小学阶段应是学生对劳动的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小学阶段重在体验劳动,引导学生在日常化的劳动实践锻炼和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中初步体验劳动的价值,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中学阶段重在认识劳动,引导学生在思想政治类课程学习、劳动技术类课程学习,以及各种社会公益服务、职业参观活动中初步认识劳动的基本分工、社会价值、主要形态,初步掌握通用劳动技术;大学阶段重在理解劳动,大学生不仅要爱劳动、会劳动,更要“明劳动之理”,深入理解劳动的本质规定、劳动的创造价值、劳动的普遍意义,劳动作为人类本质活动的基本规律,由衷认可并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因此,学校劳动教育必须重视系统的劳动科学知识学习,实现“爱劳动”、“会劳动”基础上的“懂劳动”,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