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实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振兴教师教育、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四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攻坚行动,书写教师队伍建设“奋进之笔”。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到2035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关键、是基础、是保障,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改革开放40余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成就是全方位、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根本性的。当前,教师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如何有效破解发展瓶颈问题、快速步入教育现代化之路,是我们必须共同面对、亟待突破、必须逾越的。

  清醒认识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向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教育还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

  教师教育亟待振兴发展。长期以来,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投入支持不够,生源质量普遍出现下滑,距离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教师培养培训质量难以适应新时代需要,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相对滞后,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等等。

  教师待遇亟待加强保障。近年来教师平均工资实现了连年增长,已属不易。但是由于部分地方重视不够、政策理解偏差等原因,还有少些省份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仍相对偏低,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岗位吸引力不高,教师待遇不能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从教。

  管理体制机制亟待理顺。编制依然紧张,结构性缺编和城镇“大班额”现象还存在。“县管校聘”改革、学校人成为系统人的身份变革在一些省份还是推进不力,中小学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需要进一步优化。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普遍需要提高,教师培训、教研等基层组织逐渐弱化,考核评价机制尚待完善等等。

  教师教育体系亟待加强。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开启了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的转型,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师范院校办师范动力不足。师范生培养数量结构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参与度不高;师范生培养质量仍然有待提升,与中小学对更多优秀教师的需求仍然存在差距;教师教育的专业性仍须强化,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亟待完善。

  信息技术亟待深度融合。面向2035年,我们的教育面临着信息技术从低阶到高阶各个层次的挑战。特别是在育人目标上,教育由工业社会所确定的培养合格劳动力定位,逐步转变为 环境下,教师工作面临着重新塑造职业定位的新挑战。

  全面落实改革的新举措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先导性、关键性、基础性工作,必须抓紧抓好抓实。我们积极实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振兴教师教育、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四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攻坚行动,书写教师队伍建设“奋进之笔”,挥就让教师有获得感的“得意之作”,做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答卷”。

  启动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增强价值判断、选择、塑造能力,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印发“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要加强师德教育,上好师范生师德第一课,出台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标准,推进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持续推出一批让人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弘扬以“西迁精神”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爱国奋斗精神,注重宣传感召,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努力推动教师教育振兴发展。教师教育要遵循“服务大局、加大支持、增强动力、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二十字方针,大力推动教师教育振兴发展。一是明确师范院校主体的体系。师范院校评估要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确保师范院校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业。二是推进师范生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推进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工作,鼓励各地根据实际实施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三是推进教师培训专业化。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为宗旨,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推动各地开展大规模教师培训。四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推动管理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教师管理制度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以教师资格、职称、聘用、考评等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职工编制配备管理办法,提高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建立“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提升教师地位待遇。要关心教师工作生活,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使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一是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凸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二是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三是深入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鼓励提标扩面。四是加大表彰力度,分级建立教师荣誉表彰体系,扎实开展尊师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升级实施教师培养的新计划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计划2.0》)的出台,是对《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升级;是在师范院校办学特色上发挥排头兵作用,在师范专业培养能力提升上发挥领头雁作用,在师范人才培养上发挥风向标作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面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示范引领高素质教师培养的重要举措。

  《计划2.0》以“坚持师德为先、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分类指导”为突出特点,全面开展多项举措,加快形成高水平师范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广大师范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从源头上培养高素质教师。

  全面开展师德养成教育。教师是一个承载着文化传承与道德引领的职业。教师的整体道德水平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可塑性大、模仿力强,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教育引导作用。教师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全心全意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

  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分类体现管理学的精细化,契合教育学的因材施教,符合哲学中矛盾具有特殊性原理。只有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计划2.0》重申“分类推进”举措,是对2014年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继承和升华,进一步聚焦五类教育发展需求。

  深化信息技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给教育带来革命性影响。应用信息技术重点一是提高教学环节的效率;二是让学习更加生动;三是让师范生更好适应未来世界;四是助力教师在教育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着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师范生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培养的必要环节。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要通过系统设计和有效指导下的教育实践,促进师范生深入体验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形成良好的师德素养和职业认同,更好地理解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班级管理与学生指导等能力,为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和持续的专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完善全方位协同培养机制。坚持产出导向,对标教育改革发展需求,建立和完善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合作共赢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支持高校之间开展交换培养、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同步课堂、学分互认等交流合作,使师范生能够扩宽视野、博采众长;推动师范院校和医学院校合作培养特殊教育专业人才,促进特殊教育工作者了解医学常识和认识基本规律,针对性激发特教儿童学习潜能;深化高校与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培养中职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强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加大对教师教育师资国内外访学支持力度。引导支持高校加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培养力度。推进高校与中小学教师、企业人员双向交流。高校与中小学、高校与企业采取双向挂职、兼职等方式,建立教师教育师资共同体。充分发挥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高技能人才在师范生培养和在职教师常态化研修中的重要作用。

  深化教师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近年来,英美等发达国家纷纷研制标准、启动计划,引领本国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和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我们要加强同境外高水平教师教育院校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教师教育创新研究,学习借鉴先进教育理念。支持师范院校积极参与“丝绸之路”师资培训推进计划,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师教育交流与合作,大力提升师范院校国际化水平。

  构建追求卓越的质量保障体系。配套建立客观多元的评价系统、反馈机制,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是检验落实效果的重要手段。《计划2.0》提出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认证体系,分级分类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各地各高校要以监测、认证为突破口,重塑体系、落实保障、提高质量,推进教师教育振兴发展。

  适应新形势、回应新要求、落实新任务,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作战图已经绘就,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重任在肩。让我们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善做善成、久久为功,努力推动教师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培养造就大批“四有”好老师,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根据有关材料和于兴国在2019全国师范院校新闻宣传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整理)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