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主导性课程,渗透着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规律。

  凉山火灾牺牲的消防员、登上春晚的道德模范、博士论文造假的明星演员……在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90后教师孙晓宇将一系列社会热点引入思政课课堂;讲台下,00后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增强了对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解。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思政课改革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剖析、网络 等多种教育教学创新,越来越活的形式,越来越接地气的表达,让思政课迎来新的“打开方式”。

  思政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主导性课程,渗透着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规律。思政课教学是各种思想观念的交流、交融,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建构自我精神世界。要遵循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度学习主动进行意义建构。借助知识、文化的熏陶和濡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逐步实现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育人目标。

  如何更好打造接地气的思政课,取得较好的创新育人效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思政课教学要把基本原理同相关历史进程、当前社会热点、全球潮流大势、区域焦点事件等紧密联结,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从因与果、主与次、部分与整体、现象与本质等逻辑关系入手,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约,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说服力、亲和力、技巧性和实效性。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元化日益增强,各种思潮不断涌现。与学生的社会阅历水平和接受认知能力相比,某些政治概念和原理本身确实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关注的某些社会热点问题与现象,鼓励学生畅谈个人观点与立场。同时要从育人的高度站位进行专业性、针对性的剖析评价与正确方向的引领,立场鲜明地批判社会上的消极现象、低级趣味、负面事件,剔除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思想观念,筑牢思想堤坝。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个人的生活实践,逐步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思政课教学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知识实际与价值取向,设身处地从学生的立场与视角来观察,以学生的心灵和观点来思考。立足于校情、学生需求、就业趋势和时代脉搏,“以人为本”的标语口号应该真正落地,基础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课既要为学生当下的生命生活质量服务,更要为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基。倡导教育理论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基本原理与史实、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宏观理论架构与微观学生个体接受相结合。教育理论和施教方式只有真正深入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的心灵对接与沟通、共情与共鸣,才可能达到学生由“知”“情”“意”到“行”的实质性转化,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思政课教学要尝试设计跨学科的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问题,重视学科之间横向、纵向等多维度、多向度、多层次的联系,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协同效应、素养共生。任何课程的教学都蕴含着教育的因素,使学生获得某种实际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指导性,相关学科内容可以为思想政治学科提供佐证和依据。在培育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大背景下,深刻变革现有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使教与学由“浅层”走向“深层”,由“点”走向“线”与“面”。尝试打破学科壁垒、融通各科知识技能解决复杂情境问题,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开放性视野、综合贯通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可迁移技能,把学到的知识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才称得上具备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素养。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后)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