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具有其他地区难以复制的优势,其深厚相融的文化背景和交通枢纽网络使得城市群之间互联互通。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的重要举措。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实行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快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已达成共识,“人才虹吸”效应日益凸显。
人文背景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具有其他地区难以复制的优势,其深厚相融的文化背景和交通枢纽网络使得城市群之间互联互通。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区域文化、交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吸引了诸多海内外优秀人才“雁南飞”。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促使多元化理念在粤港澳大湾区空前发展,既继承和发扬本土文化精神,也积极吸收国际文化理念。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以广府悠久历史文化为根基,粤港澳大湾区充分整合文化资源,积极拓展教育科研、旅游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吸引人才提供支撑。
湾区,融合了地理概念与经济现象。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与世界三大著名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的土地面积最大、常住人口最多。广州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重要中心城市,承担着国家的许多重大部署规划,如“一带一路”建设、广州南沙自贸区建设、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构建,以广州市为中心的高铁、城轨和地铁网络正向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快速发展,通过建设交通枢纽网,使9市2区互联互通。
《纲要》提出,将广州南沙打造为华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地,积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命健康、海洋科技、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粤港澳大湾区联合科技创新需要各行各业高端人才共同进行研发,便利的交通网络有利于港澳与内地人才往来交流和产品跨区流动;有利于合作建设国际交流平台、培育体验经济。此外,湿润的气候、宜人的环境也会带来人才的涌入,进而带动产业的升级。
跨学校合作
《纲要》强调,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产业和市场对高等教育有良好的支撑作用,在互利合作的进程中,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人才结构需要,科学、专业、系统地制定多样化的发展标准,创新融合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是粤港澳大湾区高教发展的关键。
从世界三大著名湾区的发展来看,均离不开高等教育体系和科技领军人才的支撑。近年来广东省各高校广纳贤才,在海内外招聘学术带头人、科研人员和优秀青年人才,科研成果也颇有建树,使得广东省高等教育水平快速提高。
同时也要看到,广东省虽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但缺乏国际知名高校。因此,推动高等教育融合创新,是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要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继提出创建“湾区联合大学”这一构想后,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今年两会期间又提出创建“深圳高等教育特区”。无论是创建“湾区联合大学”还是“深圳高等教育特区”,都预示着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已势在必行。
目前港澳地区高校与广东省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合作,如深圳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成立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也已落户南沙,与广州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将为学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多校园学习提供帮助,并在科研经费、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长远支持,发挥协同培养优势。
国家政策措施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导引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优势来自广阔的地域和技术、人才等资本要素的叠加。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真诚关心与殷切期许,落实到了诸多政策措施上。
一是为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广东省在南沙、前海、横琴建设了多个孵化器和双创平台;二是为加强科学研究,批准在澳门设立“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和“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三是为便利港澳居民更好地在内地发展,国家推出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可在多方面享受与内地居民同等待遇。
此外,《纲要》还提出“支持大湾区建立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立紧缺人才清单制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大力引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参与大湾区的建设和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集聚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文化资源整合到网络城市建设,从高校人才培养到产业融合创新,从国家优惠政策到人才引进机制,大湾区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国内未来的教育和人才高地、“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正以充满活力的形象全方位地向世界展现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