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既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言教”,也要做好课堂外的“身教”,做到教育留痕、教化无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重视内容和方法建设,明确用什么样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教化学生。以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施教于学生,犹如把什么样的精神种子种在学生心田里,对于“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具有决定性意义。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活动,犹如用什么样的器械、工具和装备开展生产,势必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制约着“怎样培养人”。当然,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思政课内容和方法建设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常为常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明确要求,深刻揭示了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规律性,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还要鞭辟入里讲理论,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将思政课的政治性建立在具有严密科学逻辑的学理性基础之上。马克思曾讲,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教学必须充分讲理论,在增进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上下功夫,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紧密结合现实实践和客观实际,在摆事实、讲道理中明事理、辨哲理,把理论讲透彻、讲彻底,以理服人,进而解疑释惑;不断丰富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内涵,提升学理品位,引领学生在学理论、用理论的过程中感受真理的力量和魅力。

  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对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但思政课教学的根本追求不在于进行纯粹的知识传授,而在于开展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引领与意识形态建构,培育青少年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需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用先进的价值观念引领知识传授,用丰厚的知识成果滋养先进的价值观念,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思政课教学要避免片面的知识灌输,避免把教学内容作为纯粹的知识内容、理论体系来对待,忽视教学内容本身所负载的价值引领与导向使命,要在知识传授中融入价值引领,让教学既传授知识,也引领价值。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职责使命在于传导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社会正能量。现实中,主流意识形态往往受到各种错误思想、思潮和观点的冲击与影响。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既要讲正确的理论,进行正面引导;又要敢于直面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和思潮并予以评析批判,讲清其错误的实质、危害及其根源。通过评析批判错误的东西,加深学生对正确理论的理解和接受,引领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在批判中建构,在辨析中提升,从而不断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和引领力。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从学生有效接受的角度讲,理论如果脱离生活实践,就难以让学生深刻认知和高度认同。思政课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注重用科学而系统的理论武装学生,同时重视用丰富而鲜活的事实和案例启发学生,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比较,引导学生悟道明理,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思政课教学要接地气,要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既精耕学理,把理论讲精、讲透、讲活,也植根实践,用实践赋予教学以鲜活感、时代性和感染力。

  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一方面,思政课教学有统一的使命担当,有一致的育人归宿,要切实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做到认识趋同、步调一致,以便于集中统一领导。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对象又是多样、多元、多层、多变的,教学开展不能简单化地一刀切、齐步走,要力避千书一面、千人一面,切忌简单生硬、照抄照搬。不讲究方式、方法,不分对象、条件、场合,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企图用一包药包医百病是行不通的。思政课教学要在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规范的基础上,鼓励和倡导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允许规定动作基础上的能动发挥,实现教学园地百花竞放。

  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同任何教学活动一样,思政课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搞好思政课教学,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要通过个人的创造性劳动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理论学说、先进的价值理念、正确的思想观念、崇高的道德规范,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在错误思想、思潮和观点面前必须旗帜鲜明,充分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征服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另一方面,离开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离开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的调动与发挥,思政课教学也难以富有生机与活力。只有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动性,思政课教学才能鲜活起来。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本质上是意识形态教育。思政课教学所希望学生确立的内容不可能自发生成,因此思政课教学有必要坚持灌输性,“灌输”在思政课教学中任何时候既不输理也不过时。当然,坚持灌输性,绝不意味着强塞硬灌。与之相反,思政课教学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积极参与教学讨论与互动,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不能简单粗暴地做判断、下结论,而是要在灌输与启发的辩证统一中努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循循善诱、情理交融、入脑入心。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离不开课内的教学培育,也离不开课外的教化感染。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既推动课程本身的系统化改革、综合性建设、整体性提升,也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思政课教学既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言教”,也要做好课堂外的“身教”,做到教育留痕、教化无痕。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