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中总书记要求“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今年两会,总书记首次下团组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提出“文化文艺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为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美育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改革发展之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政府统筹,抓住主要环节,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学校美育工作开展的基础性问题,学校美育在政策体系、育人导向、教育教学、资源保障、推进机制、品牌项目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国务院发布的第一个学校美育文件,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做出全面部署。2015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填补学校美育评价制度的空白,对学校美育质量进行全方位、立体化评价。2017年,教育部出台《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破解现阶段学校体育美育教师紧缺问题。2018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公布次日,教育部党组第一时间下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对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出安排。今年4月,教育部刚刚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和推动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南,文件既明确了政策制度要求,也规划了改革发展路径。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学校美育政策体系构建了“四梁八柱”,制度建设更加完善。

  二、教育教学成效显著

  美育课程建设稳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93.5%的省(区、市)的音乐、美术课程总量达到了国家规定9%的课时数;高中教育阶段,全国92.1%的学校能够开设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全国75.7%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保证72学时;全国84.6%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美育课程资源日益丰富。各地各校积极开发利用当地民族民间美育资源,丰富美育课程内容,深化美育教学改革,构架以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美育课程体系,在中小学增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美育受惠群体不断扩大。调查显示,近87%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了艺术教育,65%的学生参与了的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学习掌握了艺术技能。

  三、资源保障持续向好

  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2008年的43.41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71. 7万人,十年来平均增速为5.1%。十八大以来,美育学科教师每年平均增幅达8.7%。美育器材配置、场地设施条件大幅改善。2008至2018年,全国小学艺术器材达标率由45.6%提高到93.8%,初中由59.8%提高到95.5%,十年增长了约42个百分点。设施设备标准日益完善。启动《普通高中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标准》研制,推动将高校艺术场馆建设情况纳入高校教育发展统计数据。

  四、推进机制不断完善

  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印发了省级层面贯彻落实《国办美育意见》的实施意见。2016年-2018年,教育部分三批与3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实现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全覆盖,这在共和国的教育史上是第一次,标志着学校美育发展迈上了新征程,探索建立了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动机制。努力推动高校和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美育工作,健全高校支持中小学美育协同机制,初步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协同机制。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校园文化建设、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融合机制。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和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初步建立学生、学校、教育部门“多元立体”的美育评价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激发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

  五、品牌项目成果丰硕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连续开展13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累计投入9.54亿元,惠及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千万高校学生,成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走进艺术、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的知名美育品牌。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按照学校开展活动、省级开展交流、全国现场展演的三阶段模式推进,成为各地推进美育工作的常态机制和重要抓手,全国中小学生参与面达到80%,高校参与面达到90%。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项目通过在全国31个省(区、市)建立184个实验县,开展农村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实践,为改善农村学校美育的薄弱状况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项目,已在全国中小学建设了1484所传承学校,在高校建设了55个传承基地,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浸润学生心田。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结合节日节点,通过全媒体向社会展现学校体育美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音乐、美术教师队伍。体育、艺术“2+1”项目面向全体中小学生,促进每个学生掌握一到两项艺术特长。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创了学校美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生动局面。

  六、育人导向更加凸显

  教育系统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把握学校美育的育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进一步增强学校美育意识形态属性的认识,高度重视思想和价值观的培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全过程,音乐、美术、艺术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修订,严守正确的政治导向与政治立场,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材与教学落实落细落小,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学校美育工作展现新局面。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