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已经是第五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世界一流”如何建设,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还有多远?就此话题,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协委员纷纷发表意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已经是第五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世界一流”如何建设,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还有多远?就此话题,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协委员纷纷发表意见。

  “双一流”应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当前国家建设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3月9日小组讨论会结束后,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在回答记者有关“双一流”建设的提问时说。他告诉记者,世界一流大学都享有一流的国际声誉、学术声望,拥有一流的师资、生源、科学研究,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国际格局、国际贡献,而且大都具有广泛的国际联系,不仅是国际科技、教育、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高地。

  刘利民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国内高校经过“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科优势,具备了向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发起冲击的实力和底气。“今后,要通过‘双一流’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刘利民展望,我国高等教育应坚持内涵式发展,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特色办学、协调发展,要坚持面向世界、融通中外,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刘利民建议,我国“双一流”建设首先应明确发展方向,着眼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汇聚各方资源,提高国际影响力;应建立全球性的发展坐标,善用汇聚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各种资源,提升交流合作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刘利民强调,“双一流”高校建设要重点服务于中共十九大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七大发展战略,服务科技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航天强国等五大强国战略,通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在重点领域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上取得突破。

  “双一流”要加快建立健全评估体系

  “保证‘双一流’建设方案能够平稳有效地实施,科学地评估和管理是关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在刘利民委员的邀请下,接过话题,他说,“双一流”建设显著提升了我国高校的办学基础条件和科技人力资源等综合实力,但在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方面尚显不足,有效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多,还未对全国高校综合改革起到引领作用。

  钱锋认为,其中突出体现在实质性举措偏少,亟待提高资源投入的边际效用,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与效果评估。钱锋指出,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内涵建设亟须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待破除,一流学科在经过持续的资源投入后,其边际效用亟待提高,缺乏推动学科上水平、突破性的体制机制改革举措。“双一流”建设在过程管理中尚未制定完善的实施办法或细则来指导每个阶段的工作。在评估管理中,尚未制定明确的绩效评价办法,缺乏评估体系的指导。

  钱锋强调,建立专门的信息公开渠道,公开与“双一流”建设相关的政府及高校总结报告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有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有助于加强监督管理。因此,应加快制定“双一流”建设评估方案。“双一流”建设评估要摈弃以往过于关注科研、“帽子”人才、论文专利等倾向,指标设计要注重“点”“面”结合。系统性评估方案要形成管理操作手册,形成固定化程序,以便实现精细化管理,让评估组织方、评估人员、被评估方都能清楚每年评估的重点和时间表,提高评估效率。同时应“打破‘资源依赖’,推进关键问题改革”,“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应走“资源依赖”的路径来实现简单的成果量增,而应勇于承担责任和使命,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问题上大胆改革创新,产生资源投入的叠加效应,推进大学的持续发展。在这方面,政府应进一步下放办学自主权以支持高校改革,其涉及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人事制度、科研评价、科研体制机制等,这些都是亟待改革的关键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改革和资源投入的最大效应。

  “双一流”需主动对接地方经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谈起西部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时表示,西部地区所需要的人才大多还是依靠本土高校输送,所以西部高校的“双一流”建设首先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这样就能更好地扎根中国大地。

  李言荣以四川大学为例,它地处西部,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影响很大,是西部非常好的高校,现在它也面临着怎样更好地与地方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作贡献的问题。李言荣指出,虽然川大是面向全国的大学,但根本上还是要根植于西部,服务西南。李言荣希望,国家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应加大对西部高校的投入力量,激发学校培养更多人才的积极性。这不仅可以弥补西部人才不足、更可以减少西部人才流失的问题。李言荣认为,扎根中国大地在科技上就是要把高校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的优势转化为地方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