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中央建议,通过大力发展公办园,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鼓励企事业单位、城镇社区街道、部队以及社会团体等非营利组织办园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

  “要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的强烈信号。

  梳理连日来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建议,记者发现,围绕学前教育的供给、编制、法律定位等问题,仍然是代表委员们面对媒体采访时关注的热点议题。

  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在提案中指出,要大力增加公办幼儿园园位,为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提供教师工资及社保待遇、生均经费补贴、经常性运营补贴、在职培训经费及优质教育奖励资助等多种财政资助,并向非营利性机构倾斜。建立贫困地区、低收入家庭、孤残等弱势儿童群体学前教育费用的减免机制。

  民盟中央在提案中指出,当前和未来十年的主要矛盾由“能入园”向“入好园”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应重塑幼教格局,明确政府兜底、公办幼儿园“保基本”、民办幼儿园满足“个性化教育”的错位发展思路。要有序推动各地改造提升薄弱幼儿园、农村小规模幼儿园和教学点,重点推进农村、老城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建设。

  致公党中央建议,通过大力发展公办园,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鼓励企事业单位、城镇社区街道、部队以及社会团体等非营利组织办园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

  待遇编制有何解题思路?

  谈到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现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在接受中国教育报采访时说,当前,国家在工资待遇、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了幼儿教师一些倾斜,许多政策也在完善中。例如,现在幼儿教师也可以参与正高级教师的评审。“然而,就拿职称评定来说,幼儿教师在机会和条件方面还是处于弱势,名额少,条件高,特别是要求论文论著、课题、成果等,幼儿教师普遍很难达到。”

  柳茹表示,为了稳定教师队伍,各个幼儿园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柳茹所在的北海幼儿园,每个月都会用授予“北海星”的方式鼓励老师。“其实就是个精神奖励,但大家还是倍受鼓舞。国家能不能在激励机制上考虑到幼儿教师的特殊性,让优秀的人才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至于幼师编制长期存在的问题,民盟中央建议,鼓励各地统筹利用幼、小教师编制资源,争取对学前教育进行单独列编。鼓励地方成立幼教集团,对辖区范围内非在编教师进行统一分配管理,通过政府购买幼教集团服务的形式,尽快完善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并给予非在编教师参照事业单位社保待遇。

  “编制是个老问题,或可以尝试突破编制的新方法,例如未来可以有一部分教师是有编制的,另一部分教师则通过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的方式解决编制问题。”朱永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以立法保障学前教育地位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庞丽娟在接受中国教育报采访时说,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明显发展,但在一些中西部、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仍是薄弱环节。一些幼儿园缺乏经费运转困难,一些幼儿园因缺乏专业合格教师,小学化现象较为普遍。

  庞丽娟分析指出,存在上述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对学前教育性质、定位缺乏真正认识,一些政府部门对发展学前教育的主导责任不明确,或落实不到位;深层次原因是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园体制、教师政策制度等短板依然突出,适应于我国新形势下新要求的体制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最上位、根本的原因则在于我国尚未有国家层面、专门的学前教育法,尚未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深层、关键问题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庞丽娟说。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赵瓦村党委书记李久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定位,明确建立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和运行保障机制,以及幼儿教师的身份地位和基本权益保障。

  在庞丽娟看来,我国的学前教育立法,应坚持公益与普惠、政府主导、改革与创新、公平与均衡的理念,把立法的重点,一方面放在明确学前教育性质和定位、职责及分工协调机制、管理体制与机构、督导评估与问责制度、财政投入体制和运行保障机制上;另一方面应放在确立以公办园、公办性质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并多元共同发展的办园体制、明确学前教师的身份地位等基本权益与保障,以及建立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扶助制度上。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