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教育界别40组第一轮的讨论高峰是从一句发问开始的。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教育界别40组第一轮的讨论高峰是从一句发问开始的。

  “为什么国内很多高校在引才时必须要求海外留学背景呢?”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教授卜显和在小组发言时表达了他的不解。他发现,国内很多高校在招聘、职称评定时都把具备海外留学背景作为一道门槛,一些没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不得不想方设法去国外“转一圈”。

  “近年来,国内高等教育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甚至某些学科培养的本土人才一点儿不比国外差。海外留学身份不应该成为人才评定的决定性因素。”卜显和呼吁,加强对本土培养人才的关注和支持。

  卜显和话音刚落,在场的委员纷纷表示,自己所在的学校都有类似的规定。

  “如今很多高校的本科生都有出国交换的机会了,要求教授必须具有海外留学背景也很正常。”也有的委员对这样的规定不以为意。

  记者现场搜索了部分重点高校的人才招聘公告,发现不少岗位明确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比如某大学助理教授的聘用条件要求在海外著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

  “过去,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引进海归人才,是缩小与世界的差距,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张政文说。

  不过,张政文话锋一转,说道:“海归背景不能作为硬性规定,搞‘一刀切’。各个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自主权,从自身情况出发,结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性来设置门槛。”此外,张政文认为,海外留学背景也要加以区分,必须是在该领域最顶尖的高校或者科研机构进行留学深造。

  “不能否认海归人才给国内高校带来的新活力,但事实证明,本土培养的人才才是我们取得改革开放40年成就的主力军,我们要有这样的教育自信。”全国政协委员、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王雪梅表示。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