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这个改变的责任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只有从自身开始改变,从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每一堂课开始改,共同担当,形成向立德树人回归的教育合力,才是教育改革最有效的行动。

  四川广元山区的范家小学,共有13名教师、43名小学生,大部分为寄宿的留守儿童。最近有知名人士在演讲中表示,他在这所村小看到了最先锋的教育理念,称道该校回到了育人这一教育的初始目的。有人甚至说,中国教育理念最先进的学校,不是北京或上海的公办名校、国际学校,而是四川这所大山深处的农村寄宿小学。

  其实,这所村小在教育中所实践的做法,都是教育常识,并不是多么先锋。当然,这不影响其实践的价值。虽然,如何恰如其分地评价这所学校,也许需要长期观察研究才能得出更可靠的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相比时下一些地方中小学教育带给人的压迫感,相比一些学校教育过程的竞技化状态,这所村小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教育,看到了另一种幸福指数很高的教育生活。

  因此,舆论的褒奖,未尝不是在表达一种希望,期盼更多学校能从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出发,回归育人为本的教育,而不是把培养目标窄化为考试成绩、升学率。这或许是这所村小备受关注的原因。比如,成绩不是唯一的教育目标,社会既需要科学家也需要更多人做普通的工作,因而给学生阳光和自信,有了良好的素质一样可以成为体面的劳动者等。这是几乎所有人都十分推崇的“教科书级”的教育理念,却又是难以真正践行的东西。只不过这所村小由于特殊机缘,如乡村特定的宽松环境、地方教育部门的支持等,才有可能把这些教育的常识付诸实施,把别人挂在嘴上的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不断向育人这一教育的基本功能回归。

  耐人寻味的是,为什么一些条件更优越的“牛校”没有创造新的育人经验,甚至没有这样的探索冲动,反而是一所村小走在了前面?答案可能多种多样。但这个问题本身至少说明一点,那就是物质条件的改善,并不意味着育人能力必然会随之提高。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最近谈到基础教育时说,振兴教育不在房子而在于老师,物质不是最主要的,人才是最主要的。比如,延安时期的抗大,就是学员们搬个小板凳,坐在黄土飞扬的土地上学习,一样培养出了无数人才。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如果背离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再好的物质条件,也难以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围绕这所村小,基于不同的评价标准,网络上也不乏质疑之声。至于到底如何评价这所小学,应当把焦点放在是否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这才是最终的评判标准。显然,这所村小提供的肯定不是立德树人的唯一模式,其基于自身实际的改变还有不完美之处,对其他地方、其他学校来说,也未必能成为可供“复制粘贴”的成熟经验,但其主动求变,提高育人能力的探索,却是值得鼓励和赞赏的。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这个改变的责任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只有从自身开始改变,从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每一堂课开始改,共同担当,形成向立德树人回归的教育合力,才是教育改革最有效的行动。现在一说学生负担重,更多的是抱怨,大家似乎都在等待,希望来一次总的改变,一下子解决所有教育问题——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更好的教育是干出来的,绝不是等出来的。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