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是课程最敏感的要素,随着教育者课程意识、评价意识的增强,价值多元、主体多样、内容多维、手段多样,成为学校课程评价最曼妙的存在。我们根据中小学课程评价实践总结出学校课程评价的18种方式,供学校参考。

  评价是课程最敏感的要素,随着教育者课程意识、评价意识的增强,价值多元、主体多样、内容多维、手段多样,成为学校课程评价最曼妙的存在。我们根据中小学课程评价实践总结出学校课程评价的18种方式,供学校参考。

  1.表现性评价:用真实的活动表现作判断

  表现性评价是注重过程的评价,通过客观测验以外的行动、表演、展示、操作、写作等更真实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评价时,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运用所学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表现性评价可分为限制式表现性评价和开放式表现性评价。限制式表现性评价对评价的任务、目标有明确要求,而且对被评价者的行动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开放式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对被评价者完成评价任务的材料、方法、结果不作限制要求的评价方法。例如,要求学生以“抗日战争”为主题进行演讲就是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的特点是评价时要求学生演示、创造、制作或动手做某事;激发学生高水准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能;使用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作为评价任务;人工评判而不是机器评分等。

  2.展示性评价:一种有意义的课程实施方式

  展示性评价是一种真实的课程评价方法,更是一种有意义的课程实施方式,可以采取小组展示形式,也可以采取个人展示形式,还可以采取“小组秀+个人秀”的方式进行。比如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艺术小学策划的一次展示性评价,既有学习小组优势展演,又有组员个人特长展示,最后经全班“大众评委”点评后,给学生颁发纪念证书。又比如中小学经常用到的装裱并展示学生作品的方法,学校还可以扩展评价方式,让学生将作品带回家,使评价范围和时间不局限于校园、课堂,让学生得到家长、亲朋的认可,更多地感受评价带来的愉悦。

  3.真实性评价:聚焦多维学习目标的任务驱动

  真实性评价是一种要求学生通过完成真实任务,展示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技能运用的评价方式,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完成真实世界或模拟世界中一件有意义的任务,用以考评学生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维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情况。真实性评价追求的是一种直接评价方式,即可以提供有关知识和技能的直接证明,而不是像传统测试一样只能提供间接的数据。

  真实性评价具有以下特点:侧重学生产出高质量产品或行为的能力;提倡小组评价、自评和互评,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明确的任务和标准;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照顾学生的各种差异,如文化、学习基础等;强调评价与课程、教学的统一;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采用多种途径,在非结构化情境中评价学习结果;评价纳入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的一部分;秉持“全人”评价宗旨,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

  4.过程性评价:学习是最好的报酬

  过程性评价是一个对学习过程的价值建构过程,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不能通过一次评价完成,而是一个在学习过程中发生、学习者参与、渐近的价值建构过程。

  依据评价主体,可以将过程性评价划分为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点评;依据评价层次,可以划分为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和小组对个人的评价;依据评价的规范程度,可以划分为程序式评价和随机式评价;依据评价方式,可以划分为课堂观察、成长记录、态度调查、辩论演讲、模型制作等。

  过程性评价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关注学习过程。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通过对学习方式的评价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层。其二,重视非预期结果。过程性评价将评价的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经验领域,凡是有价值的学习结果都应得到评价的肯定。学生自己的一些非正式学习活动,如与人谈话、浏览网络、看电视等,都可能引发新思考,这些新思考往往就是新发现的来源。

  5.差异性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闪光

  差异性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发展差异性理解的评价,是教师在利用多种途径认识学生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在评价目标、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以及评价主体等方面采取的一种差异性评价模式。差异性评价有3个特征:一是有差异的评价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二是对学生发展中的差异进行的评价,三是借助各种不同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的评价。比如浙江省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的成长手册分男生版和女生版,根据不同性别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别特质,同一条标准对男生和女生有不同要求。

  这种评价方式的优势在于,当学生的短板无法改变时,我们可以让长板弥补短板的缺憾,甚至让长板更长。

  6.情境性评价:课程实施和评价过程的有机统一

  情境性评价是基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而提出的针对学生成长的多元评价形式,将学生多元智力的成长放置于具体的学习、生活情境中,重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实践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考核评价。情境性评价依据学生自身特点及热点问题,合理、科学地设计相关情境,开展系列活动,在情境活动中开展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

  情境性评价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结合学习内容创设情境开展综合评价。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学科内容创设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模拟情境,引导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开展探索和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综合评价;二是走进生活开展生活情境评价。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对学生开展评价,主要考评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看学生能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灵活地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并最终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7.议题式评价: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议题式评价是基于议题的评价策略,以特定争议性议题为起点,让学生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直面社会冲突,深入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和表达观点,据此评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况。议题是评价的中心,教师确定议题时要考虑该议题是否涉及多学科知识,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宽领域、深厚度的知识探究,并充分权衡各方利益后提出解决方案。

  议题式评价包括“议题呈现—情景经历—自主探究—议题讨论—展示分享—评估交流”等步骤,倡导学生通过对话协商与公开讨论等方式,在尊重事实和真实证据的基础上对议题进行深入探究,对各种立场的前设、过程和后果进行系统反思、科学论证、理性思考、辩证分析与批判质疑,作出理性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进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8.满意度评价:通过不断调整提升学校课程品质

  满意是对需求是否满足的一种界定尺度。当需求被满足时,人们便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反映,称为满意;反之,则体验到消极的情绪反映,称为不满意。学习满意是指学生对某一课程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意见,也是学生在学习一门课程后感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体验。

  满意指标是用以测量学习满意度的一组项目因素。要评价学习满意度,必须建立一组与课程有关、能反映学生对课程满意程度的评价项目。由于影响学生满意或不满意的因素很多,学校应该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学习满意度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自我体验。对这种心理状态要进行界定,否则就无法对学习满意度进行评价。

  满意度测评的结果是一个量化值,设定的测评指标必须是可以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的。之所以进行满意级度的划分,目的是供学校进行课程满意度测评之用。建立课程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能促使教师采取措施,改进课程,提升课程品质。

  9.审议性评价:集探究、决策、行动、反思于一体

  审议性评价是基于课程实践的复杂性,对课程设计、实施、管理等环节进行必要的审视和调整的过程,是对课程问题进行识别与感知、分析与推理形成最优课程决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审议性评价即课程审议的过程,是集探究、决策、行动与反思于一体的实践过程。对课程进行审议性评价的目的是更好地提升课程品质,让课程更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

  科学、规范的审议性评价已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内在需要。一般认为课程审议过程有3个阶段:一是课程问题的识别阶段,二是课程决策的形成阶段,三是课程行动的建构阶段。

  课程审议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以解决不同情境下的实践问题为取向、以保障课程行动的实效性为目标的动态过程。通过不断审视、自省、分析、研讨,寻求课程群体的视野融合。在对课程进行审议性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多次对同一问题进行反复的、不同范围的审议和评估,如此才能引领课程开发与设计走向理性和科学。

  10.游园式评价:像做游戏一样轻松完成考试

  考试常常让学生感觉“压力山大”,如何让学生像做游戏一样轻松完成考试,玩出新意?北京、上海、浙江、河南等地小学低年级尝试游园式评价。如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国际实验学校为学生设计的“游园式评价”活动项目有:果园寻宝、超市大赢家、海底拾贝、我行我秀、小鬼当家、打水怪等,这些活动整合了体育、数学、美术、语文等学科知识,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游园项目设计不仅要抽查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情况,还要结合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校特点考查学生独立生活、与同学交往和合作等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游园式评价是减压,更是成长的快乐。

  11.模块化评价: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

  模块化评价是根据每个学科的知识领域和学科特点分别设计考核模块,具有强调基于标准的评价、强调多维度评价、强调分项呈现评价结果、强调日常观察和过程评价等特点。每个学科都有分项评价的具体内容,比如语文学科的评价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表达”三方面,数学学科的评价内容包括“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四方面,英语学科的评价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词法”“句法”“语篇”五方面。除了评价内容的多维,评价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日常观察、作业分析、表现性评价、纸笔测试等的综合运用。

  12.护照式评价:学习是通向未来的护照

  护照式评价是以“学习护照”为载体,融目标、过程、评价于一体的评价方式。

  护照式评价的特点:一是评价标准具体化,学校让评价指标显性化,根据这些指标对学生进行逐项评定,引领教师全面关注学生日常发展状态,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评价与日常行为表现联系起来;二是评价内容人性化,护照式评价既注重对学生的统一要求,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还关注学生年龄段的差异和同年龄段内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三是评价实施动态化,护照式评价贯穿学生发展过程,定期给学生回顾和反思的空间;四是评价方式生动化,护照式评价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评价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五是评价主体多元化,班主任不再拥有唯一的评判权,学生、家长、班主任、学科教师都是评价的主体;六是评价结果的意义化,护照式评价结果不仅仅是给学生和家长看的评语,还与学生发展结合起来,成为学生下一个阶段成长的目标或起点。

  13.探宝式评价:追求卓越的自我发现

  探宝式评价是一种跨学科的项目化、任务驱动性评价方法。比如学校为新入学学生在校园中设置探宝点,其中既有学校内的文化墙、模型展示区、栽培点、运动区等,又有如校长室、教导处、校医室、科技馆等场所,让学生更熟悉校园生活。在知识学习环节,学校还可以布置现场学习的区域,让学生了解各种知识,对学习有一种参与感。比如“科技馆探宝”是为3-6年级学生设计的一个生动活泼的科技馆教育活动。活动按照培养创新能力的一般步骤,让学生通过参观展品、操作展品、动手做、小发明等4个环节培养创新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探宝式评价”平台,学生通过扫描散落校园各处的二维码解决学习难题,在玩中学习知识,熟悉校园。

  14.评选性评价: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学校中常常有各种各样的评选活动,如特色学科评选、优秀教研组评选、精品校本课程评选、“小达人”评选、“小明星”评选、“校园好声音”评选等,这些就是评选性评价。一般说来,评选性评价可以比较好地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学校教育特色,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创造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

  15.积分制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迈向学习新高度

  积分制评价是用积分(奖分或扣分)对学生的能力和表现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的评价方法。积分制评价把积分制度用于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和管理,以积分衡量学生学习的水平和进展,反映学生的综合表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分制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一种探索,给每一个学生均等的机会。

  16.赛事性评价:促进学习的强大力量

  对中小学生来说,参加比赛是一种有效的课程实施方式,也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评价方式。如足球比赛、演讲比赛、才艺大赛、少儿书画大赛等。比赛作为一种课程评价方法,重点是要事先拟定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17.面试性评价:面向复杂技能性任务的规范性评价

  面试性评价是根据特定学习任务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采用专门的题库、标准和方法,通过考官小组与应考者面对面的言语交流等方式,评价学习者是否达到学习要求的测评方法。面试性评价在学习任务分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与学习任务有关的问题和各种可能的答案,并根据应考者回答的速度和内容对其作出等级评价的面试。

  面试考官的数量至少在两人以上,在对学习任务分析的基础上编制面试题目。考官提问不能太随意,评价要防止缺少客观依据,不能想怎么评就怎么评。因此,科学的面试性评价必须根据学习任务设计面试问题,建立题库,尤其是有关学习任务方面的具体问题;所有学习者采取相同的流程,面试指导语、面试时间、面试问题的呈现顺序、面试的实施条件都应是相同的;有规范、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每个问题都有确定的评分标准,针对每一个问题的评分标准建立系统化的评分程序;面试最终成绩是经过科学方法统计出来的,即对每个要素去掉众多考官评分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得出算术平均分,再根据权重合成总分。

  18.闯关式评价:勇于挑战的综合素质测试

  为了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第五小学通过一系列“学习大闯关”活动,把本学期所学的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知识穿插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大闯关”活动共设9关,每一关都有其游戏规则:第一关“有模有样来写字”,第二关“有滋有味来播音”,第三关“童心童画来说话”,第四关“眼疾手快来计算”,第五关“精打细算来理财”,第六关“动手动脑来拼图”,第七关“听听唱唱来表演”,第八关“动手动脚来展示”,第九关“快快乐乐来成长”,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综合素质能力的测试。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四耕 辑)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