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是目前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难题。陪孩子写作业、上课外辅导班和兴趣班已成为中国父母的“必修课”。

  《中国教育报》最近陆续刊发了“小学教育漫谈”系列文章,在小学教育界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不少教师和教育专家以各种形式参与讨论。小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无需赘言,这一话题切中了当前基础教育的一大痛点,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小学教育该如何走向从容与淡定?

  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是目前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难题。陪孩子写作业、上课外辅导班和兴趣班已成为中国父母的“必修课”。父母们虽然嘴上各种抱怨,但是在实际行动上却丝毫不敢马虎懈怠,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很普遍。减负问题是一个需要综合治理的系统问题,需要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多个层面同时着手。

  所谓宏观层面,是指所有的教育参与者应该就如何科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形成共识。心理学的研究早已发现,学习压力(考试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现为一种“倒U型曲线”,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不过,一旦压力超过了临界点,不但会降低学习效率,还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课外补习和家庭作业也并不能普遍提高学生的成绩。国际上有关课外补习和家庭作业影响效果的研究显示,它们对于改善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并不明确。例如,鲁普洛夫和施耐德对德国四年级小学生的实验研究显示,参加课外补习并未对小学生的数学和德语能力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新西兰的教育专家哈蒂收集和分析了超过5万项相关的研究发现,家庭作业对于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是很小的。

  从中观层面看,教育决策者和管理者要平衡好小学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完善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制度,改革高考制度。学校教育承载着三大基本功能: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人才筛选和机会分配,社会融合和统治合法化。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应该更多地实现其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的育人功能,淡化其选拔和筛选的功能。但目前我国的情况是,选拔和筛选的功能过于突出,挤压和异化了学校的育人功能。这里需要教育决策者做出再平衡的调整。为此,我们需要同时改革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制度,以减轻学生和教师的压力。

  在德国,至少在最初的两年,教师不会给学生评定分数,而只是在期末出具详细的个人发展报告。小学不会对学生进行排名,也不会公开学生的成绩。同时,教师的考评也不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挂钩,教师也就没有了向学生施加压力的动机。不过,我国目前取消小升初考试、实行就近入学的改革基本上是正确的,应该全面覆盖所有学校且切实加强落实,至少要确保学生在小学阶段无忧地成长。

  目前,中高考制度设计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录取分数线随着学生的成绩上升而向上浮动,导致竞争压力的上涨没有了上限。这种情况应该在未来得到改变。

  让小学回归从容,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和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并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学生负担重的问题根源在于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供给无法满足需求。只有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社会群体之间均衡地配置教育资源,才能有效减缓学生学习负担重、压力大、父母焦虑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有必要由省级政府统一配置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学校建设经费、办学经费、教师招聘和工资等),推进区域内学校办学条件、教师质量水平的标准化建设。此外,政府还应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为国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减轻人们的生存和竞争的压力。

  小学教育要走向从容与淡定,还需要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和理性的舆论导向。一方面,政府要治理教育领域的各种违规和腐败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和公正;另一方面,媒体应该多向父母传播科学的育儿观念,引导公众走向理性,抵制盲目攀比之风,尊重孩子的需要,不要舍本逐末地将他们异化为考试的机器。只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小学教育才有可能变得从容和淡定。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