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遵循规律、发挥优势、注重长效,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融入素质教育各环节、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渗透、融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德树人“大平台”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一流大学担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责任,就要把培养和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重大任务之一。具体而言,就是要聚焦创造性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即科技兴国、创新报国的理想志向,基础宽厚、交叉融合的知识背景,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坚持“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创新实践”三位一体,构建高水平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鼓舞和带动青年学生在成才发展中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优化环境氛围,用创新文化“塑”。一流大学作为典型的学术共同体,既需要也必须把创新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用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激励创新事业,让创新在大学校园蔚然成风。应以素质教育为有效载体和阵地,通过持续举办高水平报告论坛,举办科技创新创业宣传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国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杰出科技团队榜样教育等途径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培养学生探究真理的科学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崇尚尊重、包容、奉献的人文情怀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鼓励教师结合科研项目、工程实践和学生科技竞赛,开设多种类型的创新创业指导课、实验选修课,打造创新创业教育“金课”反哺学生。建立本科生导师制,配备高水平学业导师和学术导师,强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前置教育、深入指导和精准帮助。

  完善培养机制,用创新模式“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遵循规律、发挥优势、注重长效,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融入素质教育各环节、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渗透、融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德树人“大平台”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培养体系。要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教师引领、标杆带动’的工作机制和部门学院协同、师生校友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的创新创业工作大格局。要发挥学校一些领域的雄厚科研实力和独特学科优势,突出“大科研”的引领带动和支撑作用,将“大科研”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形成资源优势和鲜明特色。探索建立健全“四年不间断”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形成本科一、二年级以跨专业综合创新基地为依托,以多学科教师团队为指导;高年级学生以专业实验室为依托,以科研项目转化为驱动的创新创业实践模式。

  强化支撑保障,用创新平台“促”。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创业中的最核心要素。一流大学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关键就是调动和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文化感召、机制创新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强化配套的一系列支持服务和保障,高效配置资源,激发内在活力,支撑创新创业。要打造一流的高水平硬件配套服务设施,将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全部面向本科生开放,积极建设学科专业实验室、大量开设开放实验课,建设校内创新创业基地等实践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在大学科技园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在空间、经费等方面优先安排。要强化学校配套政策的柔性保障,探索实施“创新创业积分”制度,在“学分转换”“免试保研”“评奖评优”等方面体现创新创业贡献,坚持长效的政策扶持。要将着力建设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有机融入并形成良性互动,通过校校、校企、校地协同,实现校内外“双创”资源深度融汇,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创新创业实践的空间、平台和资源。

  一流大学以一流学科为前提,而一流的学科平台必然是该领域人才培养体系与科技创新体系强耦合并互相提升的系统。因此,一流大学要致力将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将教师学术研究能力转化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既要体现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一流原创成果产出上,又要体现在对学生整体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塑造和提升上。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形成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视野眼界、开拓品格和实干精神的普遍性、常态化培养和锻炼,以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系统提升学生普遍的成长潜力和就业竞争力,实现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提升一流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成效。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