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课程与我国普通高中课程之间是什么关系?国际课程项目应当在我国高中教育中担当何种角色、由谁举办?如何监督、保障和提升国际课程项目的质量?等等。这些问题,亟待厘清。
国际课程项目丰富了普通高中的教育形式,满足了很多家庭对于多元化高中教育的需求,也帮助一大批学生实现了出国留学梦想。但围绕高中国际课程依然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问题乃至争议,亟待厘清。
近年来,我国很多普通高中引进和开设了各类国际课程,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出现了普通高中“国际教育热”。国际课程项目丰富了普通高中的教育形式,满足了很多家庭对于多元化高中教育的需求,也帮助一大批学生实现了出国留学梦想。但围绕高中国际课程依然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问题乃至争议,例如,开展高中国际课程项目是否等同于进行留学预备教育?国际课程与我国普通高中课程之间是什么关系?国际课程项目应当在我国高中教育中担当何种角色、由谁举办?如何监督、保障和提升国际课程项目的质量?等等。这些问题,亟待厘清。
国际课程是什么
当前,我国高中阶段引进的国际课程有多种类型,举办主体和办学形式多样。从课程类型来看,主要有国别课程、国际文凭组织课程和大学先修课程。国别课程原为各国为本国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如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A-level),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国部分省或州的高中课程。这些课程成绩在英语国家具有普遍的认可度。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简称IB)由国际文凭组织设计开发,不针对单个国家的教育系统或学制而自成体系,其成绩被欧美国家高校广泛接受。而大学先修课程以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简称AP)和全球评估证书课程(Global Assessment Certificate,简称GAC)为代表,针对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强调知识的深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其成绩被美国、加拿大等国高校认可,可用于入学申请和替代大学课程学分。
国际课程项目的举办主体既有公立学校也有民办学校,公立学校通常以国际班、国际部的形式独立编班开课;一些民办学校则直接以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外国语学校等命名。从办学形式看,存在中外合作办学、学校独立举办以及学校与校外机构合作举办等。基于国际课程学分、证书或文凭对于海外升学的直接作用,家长、公众和媒体经常把这些项目统称为高中国际班、出国班等,认为这些项目的兴起与当前高中毕业生的出国留学热关系密切。
为什么开设国际课程
出国留学热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教育需求和教育选择多元化的必然结果。毋庸置疑,留学需求的旺盛是很多高中国际课程项目举办的重要动力和基础。但是,对于教育主管部门、办学者和研究者而言,不能把开展高中国际课程简单等同于进行留学预备教育,而应当从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出发,从普通高中教育的内涵定位以及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出发,来理解和认识高中国际课程的意义和功能。
国际预科证书课程、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等主要国际课程体系结构不一、各具特色,但这些课程都较为强调学生学科知识、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能够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兴趣、专长和生涯规划选择学习和考试科目;多为小班化教学,教学方式灵活多样,鼓励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和评价方式。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扬长避短,突出优势,实现个性化发展。这与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过于强调知识学习、忽视能力培养以及评价标准相对单一形成对比,也成为国际课程受到很多家长和学生欢迎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13年以来新一轮高中课程方案的修订以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国高中课程教学目标、内容结构、评价方式与主流国际课程体系的特色越来越趋近。根据教育部新修订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简称“高中新课标”),此轮课程标准修订的目标之一就是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高中新课标强调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促进课程内容结构化、情境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鼓励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此外,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开始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支持学生根据特长和生涯规划安排高中学业,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所以说,主流国际课程的知识结构、培养目标、教学评价方式与我国高中课程教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大方向具有一致性。国际课程的教学实践有助于为深化高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专业素养;有助于为国际课程本土化研究储备人才,促进中外课程的研究、互鉴与融合,从而让国际课程项目教学和办学成效辐射更广大的学生群体。可以看到,在一些较早开始开设国际课程的知名高中,国际课程项目的教学成效外溢显著,对学校教学方式变革、校本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培育都带来了积极影响。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研究力量也就国际课程教学经验的总结推广以及中外高中课程的融合进行了有益探索。
但是也要看到,普通高中国际课程项目在办学、教学和监管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学校过分强调国际课程的海外升学功能,将海外名校录取率作为教育政绩,把国际班办成了纯粹的“留学预备教育”和“洋应试教育”,甚至出现了个别学校参与学生申请材料造假的恶劣现象。一些地方政府将国际学校、国际课程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的配套工程,对于学校办学定位的重要性、课程体系的严肃性以及国际课程项目对于师资和教学质量的高要求认识不足。另一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国际课程项目的高成本特征带来高收费的合理性,一些学校开办国际课程项目存在逐利的现实动机。而近年来社会资本大量涌入教育行业,也让民办国际学校成为投资热点。在这些功利化的导向下,一些高中国际课程项目仓促上马、盲目扩张,一些学校办学定位不清,教学质量不高,办学管理失范,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如何办好高中国际课程项目
促进高中国际课程项目健康、良性发展,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首先,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明确办学目标。高中阶段是快速积累学生知识和能力,确立人生发展方向,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国际课程项目也要在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办学中要把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觉、自信,以我为主,吸收借鉴国际课程的优秀成果和经验,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只有依据这样的高度认识和定位,才能保证高中国际课程项目办学的方向性,避免单纯追求“洋高考”升学率,甚至谋求经济利益的高回报。
其次,国际课程项目也应当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按照高中新课标,普通高中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即使不参加普通高考,学生也应结合兴趣爱好,选择部分科目内容修习,以满足毕业学分要求”。高中国际课程项目作为由普通高中学校举办的中等学历教育的一部分,也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国家必修课程。在实践中,北京、上海等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际课程项目的教学实际,允许一部分国家必修课程以国际课程相关学科学分替代,但都要求开足开齐政治、语文、历史和地理等涉及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历史观和地理观的课程,这也是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贯彻基本国民教育目标的考量。
再其次,举办高中国际课程项目的学校要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学校在相关项目的招生中,应当严格遵守各地有关中考招生的管理规定,程序公开透明。特别是公立学校,要坚持公益属性和公平原则,不能让国际班成为变相降分收费招生的渠道,同时也要严格规避校外机构介入乃至代管公立学校国际课程项目的情况。学校对于引进国际课程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比较,根据学校条件、教师能力和学生需求等作出选择,依法依规使用境外教材。对国际课程项目教师特别是外籍教师,要进行严格聘任和管理。学校要切实以质量为核心,加强国际课程的教学研究以及国际课程与国内课程授课教师之间的交流,确保国际课程教学质量。通过教师流动、校本课程建设和学生活动等,让国际课程的优秀教师和教学资源惠及更广大的学生群体。
面对当前普通高中开设境外课程存在多主体、多课程、多办学形式的复杂情况,国家和地方层面尚缺少精准的政策指导,国际课程和教材监管机制还有待明确,这是当前教育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课题。教育研究者迫切需要加强对国际课程的研究,促进中外课程的借鉴融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并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国际课程体系,建立对于国际课程项目的第三方评估机制。
也应当看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经济、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我国基础教育的特色、经验和成绩越来越受到国际认可。一些海外知名高校已经接受以我国高考成绩作为入学申请。可以期待,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未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将继续提升,能够进一步融通中外,面向未来,更好地培养既有家国担当、本土情怀,又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