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论坛、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多个国际化盛会的相继举行,不仅为高等教育界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更为进一步加深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提供了良好契机。

  回顾即将过去的11月,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界来说,无疑是丰收的月份。

  2018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论坛、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多个国际化盛会的相继举行,不仅为高等教育界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更为进一步加深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提供了良好契机。

  在近期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澳门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明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回顾了我国教育国际化历程,分析现有问题,帮助教育国际化走出舒适区。

  快速发展中须适应国情

  《中国科学报》: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化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需求、颠覆性发展和转变。在您看来,目前我国国际化教育发展态势如何?

  周明明: 若要用一个词来描述目前我国国际化教育的发展态势,那就是“快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内地,国际学校的数量已经达到800多所,在校生数量也达到40多万人,相较于过去,提升幅度不可谓不大。这证明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教育正在国际化道路上大步前行。而这也是新世纪中国教育所需要的,高校要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发展的国际化人才。而为了培养这样的人才,高校就需要拓宽眼界,走出国门,不再局限于过去和现有的领域、体系、体制等。

  总而言之,中国教育国际化正在持续快速发展中。

  《中国科学报》: 中国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意味着必须要面临层出不穷的挑战。那么,您认为,当前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周明明: 如果回顾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历程,就不难发现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

  最初,中国在教育中引进西方学校的教材和课程,希望能够对中国固有的教育理念产生冲击和影响,使其发生一定的转变,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接着,我们又试图引进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但是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即便到了现在,依然阻碍重重。

  对于应试教育,我并不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因为在中国当前庞大体量学生的选拔下,考试依然是相对公平的方式。例如高考,尽管它并不完美,但是在短时间内难以被其他方式所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诸如快乐教育等的西方教育理念,似乎并不能够承载家长和教师们对学生分数上的期望。

  由上述现象不难看出,目前中国教育国际化最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是如何在借鉴优秀教育理念的同时,做到中国化、适应中国国情。除此之外,教育体制机制的转变,依然是未来改革最根本所在。只有整体由上而下,产生了配套的体制机制,如今的教育现状才有改变的可能。

  通识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石

  《中国科学报》: 您提到,如今的中国高校需要培养能够适应全球化、新世纪发展的国际化人才。在您的眼中,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够称之为国际化人才?

  周明明: 在我看来,高校培养的国际化人才,首先要具有基本常识和能力,其中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要与他人协作、要满足国际化背景下社会的发展需求。

  高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人的培养。除了注重考试分数,学校更应该注重学生对于社会、国家和其周遭环境的贡献。

  例如在澳门大学,学校就很注重学生的社会服务工作,会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利用假期进行相关服务和实践。

  另外,高校还要纠正学生在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即进入大学就意味着学习上可以更加轻松。学校要让学生明白,进入大学后不意味着“解放”和停止学习。相反,步入大学意味着一个更高级别的认知水平和元认知水平能力培养的开始,是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开始。而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是国际化人才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

  《中国科学报》: 学生需要的基本常识和能力有哪些?高校又该如何培养呢?

  周明明: 学生所需要的基本常识和能力是学生工作生活中的基本素养。对这些能力的培养,通识教育是最好的途径。

  通识教育在西方高校内流行已久。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澳门大学也不例外。

  澳门大学很早就开始重视通识教育,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条条框框。我遇到过有些学生不理解,为何学理科的要修人文、历史;读文科的要明白物理、化学现象,这是很多人都存在的误区。

  在我看来,一个想在社会上受到认可的人才或者国际化人才,其知识体系和能力素养都不能有非常大的缺口。而通识教育正是弥补人才在知识体系和能力素养上可能存在的缺口的关键课程,它是人才培养的基石。

  除此之外,澳门大学还为每位学生都提供了一次转专业的机会。很多学生在大学学习一年后,往往会更加了解自身,明白自己的兴趣所在。对未来的发展期许会在最初的选择上产生转变,而转专业就给了学生一次选择的机会,帮助他们踏上理想之路。

  走出舒适区化被动为主动

  《中国科学报》: 近年来,中国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不论是引进人才,还是输出培养,都做出了许多探索和研究。在您看来,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周明明: 对于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高校领导、教师的探索从未停止。同时,如今社会和国家对于国际化人才的期望也越来越多。

  从普通意义上来讲,大部分人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解是,能够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国际平台、不同的国际领域,都有学习和发展的可能;让学生能够在陌生环境中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迎接国际挑战,并利用这个机会,使其有所发展。具体落实到高校的行动中,最为普遍和直接的方式,就是鼓励学生到国外高校进行交换学习。

  在这一点上,澳门大学鼓励大三大四的学生出国交换,目的是让学生直接感受不同文化的冲击,得到不同人的启发,了解、感受国外教学理念、方法,以及知识体系。

  然而,结果并不完美。我遇到过一些学生,交换学习回来后唯一的感受是“还是家里好”,带回来的不是上述我们期望他们得到的,而是一个G的相片和对于天气的抱怨。

  这就提醒高校,在鼓励学生走向世界的同时,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中国青年学生的代表,帮助学生明确出国学习的目的和方向。让学生真正在国际化环境中汲取营养、拓宽眼界,而不是浪费在很多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中国科学报》: 除了学校给予引导,作为被培养主体的学生自身又有哪些可为之处?

  周明明: 中国目前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国际化发展时期。不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还是大量的海归人才、外籍工作者、国外企业、机构的流入,都使得中国自身呈现出了国际化大环境的特点,这使得学生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可以接触到国际化环境。在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下,学生需要做的就是把握机遇,化被动为主动。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高校往往扮演着推动者的角色,推着学生走向国际化大环境,而学生则显得较为被动。如今,高校要鼓励学生作为被培养的主体,有意识地主动走出舒适区,暴露在国际化环境下,自觉接受挑战,汲取新知识、新能力。比如,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入一些国际企业、机构实习,掌握国际规则,为未来走向国际化舞台打下基础。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