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并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教育科学版组织文章深入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论述的精神,从构建教育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提出落实建议,敬请关注。——编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办学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科学把握,具有很强的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召开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开启了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概括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的宝贵经验,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其中贯穿始终的一个鲜明主题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一重要论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办学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科学把握,具有很强的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高校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就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统筹推进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强教之基

  加强学科体系建设

  学科是大学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载体。一所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集中彰显了这所大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就必须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

  高校要立足学校自身办学定位,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特别是,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校要主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下大力气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科技攻关团队,加强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要着力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立校之本

  完善教学体系建设

  教学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基石,离开了教学,大学也就失去了“根”和“本”。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要义,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价值趋向。客观上讲,这也是我国教育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但从实践层面上看,德智体美劳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十分突出,特别是对体美劳一定程度上还重视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才培养,强调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其中特别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这些重要论述鲜明强调了体美劳教育的重要性,集中彰显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既是对现实问题的关切,也是对育人规律的回归,为新时代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建设指明了路径和方法。高校要始终坚持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改善薄弱环节,补齐教育短板,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学之要

  促进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是体现国家意志、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课程教材体系建设是育人育才的关键。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构建起与之相匹配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材体系。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这为加强教材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校教材体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教什么”“教给谁”和“怎样教”这一根本问题,着力提升教材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和系统性。一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化马克思主义对教材建设的统领,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德育教材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另一方面,在教材体系建设中既要充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彰显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又要提倡对各种思想文化广纳博鉴,充分吸收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有益成果,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教材育人的实效性。

  善治之道

  优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大学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彻底改变、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解决实际工作中与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有所偏离的问题,纠偏扶正。

  要着眼于“教好”“学好”“管好”,系统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形成积极上进、敢于担当、勇于探索的文化氛围。

  要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把“走出去”和“请进来”结合起来,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 支撑体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同时,高校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快建立资源募集机制,争取社会资源、扩大办学力量、拓展资金渠道,助力高水平人才培养。

  育人之魂

  加强思政工作体系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践行“四个服务”,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学校各级党委、党组织必须紧紧抓在手上,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把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引导教师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争做“四有”好老师,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