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系统阐述了关系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讲话提纲挈领、意义深远、令人鼓舞。纵观讲话全篇,以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思维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精神贯穿始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系统阐述了关系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讲话提纲挈领、意义深远、令人鼓舞。纵观讲话全篇,以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思维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精神贯穿始终。这是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领导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功实践的科学总结,彰显了新时代我国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建设教育强国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一场全面、系统、多维的庞大改革实践,不仅涉及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就业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术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而且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等多个教育学段,民办教育、职业教育、非学历教育等多种教育类型,以及德、智、体、美、劳等多重教育任务。这就要求以系统思维、全局意识和全球视野认知教育改革,用普遍联系观点设计教育改革,用统筹兼顾的方式推进教育改革。

  当然,如此庞大的改革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教育改革的总目标不会一蹴而就,教育改革的若干子目标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作为受到特定时空条件约束的社会实践,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既要讲统筹,又要有先后。这就要求抓住贯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总纲领,集中力量优先破解制约改革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好教育领域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直面学前教育短板,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到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再到开展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治理,着力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维护良好教育生态,党和国家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科学部署,制定了明确的改革路线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也发展到了新阶段,教育资源的供求关系、教育治理的实践逻辑、教育改革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教育领域与市场经济领域、公共民生领域、社会公平领域的关系日益紧密且错综复杂,许多具体教育问题的解决往往涉及教育理念、市场逻辑与社会公平等多种话语体系之间深层次的矛盾,教育改革面临强烈的价值冲突,教育改革的复杂程度显著提升。在改革实践层面,教育改革往往有赖于其他外围关联领域提供支持、创造条件,这在客观上导致教育改革领域面临不少单靠教育部门一家难以有效解决的“棘手问题”。而我国“条块分割,以条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容易导致各部门“九龙治水”。紧密相关的部门之间缺乏协作、职能彼此交叉的部门缺乏协同,极易出现职能交叉或职能真空、下改上不改、上推下不动等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改革的有效、持续推进。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点在深化,关键在综合,基础在协同。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协同问题,成立了涉及21个部委和有关机构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建立了民办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专门承担教育改革过程中的跨部门协调职能。从现实来看,我们需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贯彻协同治理理念,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突出制度建设与机制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作用,立足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特殊性,充分发挥多方主体、多种力量在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秉持协同思维,协调好、处理好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相关行政部门之间、教育行政部门同市场主体、社会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教育改革多方协同体系,形成制度合力,保障教育改革切实、有效、深入推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