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招生计划由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及高校专项计划组成,构建了区域导向型(贫困地区)、生源导向型(农村学生)、教育资源导向型(部属和省属重点大学)的倾斜性招生体系。
河南省南阳所辖的一所偏远地区农村中学的“户外考试”。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编者按:增加教育供给是世界各国在保障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中广泛采取的措施,但根据我国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之间教育差距依然显著的实际情况,仅仅增加教育供给对于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而言,可能更多的是获得那些较低质量的教育机会,而让寒门子弟与重点大学越来越远。自2012年启动的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包括了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以及地方专项计划三个子项目,构成了当前我国重点大学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倾斜招生的公平性政策体系。7年来专项计划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还有哪些有待改进的地方,遵循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的教育扶贫还有哪些工作要做?本版的一组文章作出了解析。
近年来,为维护教育公平,解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中区域、城乡、校际的不平衡问题,我国实施了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以下简称专项招生计划),作为当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之一,以此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增加他们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标志着我国从追求数量公平向追求质量公平的高层次目标迈进,开启了高等教育公平新时代。
1.有助于解决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专项招生计划由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及高校专项计划组成,构建了区域导向型(贫困地区)、生源导向型(农村学生)、教育资源导向型(部属和省属重点大学)的倾斜性招生体系。从招生对象来看,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强调贫困地区学生的入学机会,重在调整区域差异。而地方专项及高校专项计划面向本省或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的农村学生,重在缩小城乡差距。例如高校专项计划自实施以来,农村学生参与人数快速增长,2015年入选计划的农村学生为26409人次,2016年入选76382人次,2017年更是高达192586人次,2018年则入选187120人次,参与规模趋于稳定。同时,2018年高校专项计划录取了9546名农村学生,较2017年增加44人。从计划实施主体来看,国家专项计划由部属高校和省属重点大学实施,高校专项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而地方专项计划则为省属重点大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根据笔者在全国8所重点大学开展的专项招生计划调研结果显示,各高校通过国家与高校专项计划招收的学生数量基本保持在当年本科招生规模的10%左右,学生满意度高。因此,专项招生计划通过贫困地区生源由全国高校一起承担,农村生源按学校层级和区域逐步消解,部属高校面向全国,省属高校服务本省,凸显不同计划与实施高校的特色,由此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发展中的不均衡不充分问题。
2.有助于促进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实现社会纵向流动
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以及高校专项计划构成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输送的“组合拳”,让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为农村和贫困地区子女打通了一条社会纵向流动的通道。7年来,专项招生计划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年均增长在10%左右,国家专项计划由最初的1万人增加到6.3万人,2017年专项招收10万名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较2016年增加8500人,创了历史新高。这一系列政策既补偿了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原有基础教育的不足,又给予他们未来良好发展的可能与机遇,既能促进农村和贫困地区优秀学子的跨地区流动,又能帮助寒门子弟实现跨阶层的社会流动,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贫困家庭子女通过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找到工作自食其力,那么整个家庭便有可能尽快摆脱贫困。因此,这项政策也是贫困家庭拔掉穷根、阻断贫穷代际传递的有效方式,有助于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是高等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当前扶贫攻坚工作中发挥长远作用。当然,专项招生计划并不是简单地以增加招生名额作为补偿途径,也通过重点大学对学生的教育与影响,为农村和贫困地区培养更多高层次专业人才,鼓励他们学成之后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作贡献,形成良性循环。
3.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公平
增加教育供给是世界各国在保障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中广泛采取的措施,当前我国迈入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阶段,201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7%,高等教育机会供给数量持续增加。但是,根据最大化维持不平等假设(Maximally Maintained Inequality)与有效维持不平等假设(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扩张的教育机会往往先被优势阶层获取,同时他们具有获得更高质量教育机会的优势,这些理论在许多国家的教育发展中得到验证。反观我国的实际情况,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之间教育差距依然显著,高等教育资源分布集中,可以概括为东部地区教育发达,高质量的高教资源丰富,而中西部地区教育薄弱,重点高校数量较少且集中在部分省份。因此,对于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而言,即使接受高等教育的绝对数量持续上升,但他们更多是获得了那些较低质量的教育机会,如进入较低层次的院校或是冷门专业中。所以,除了增加教育机会外,另一可行的措施就是采取专项招生计划,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孩子进行合理的招生倾斜,弥补他们在长期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情况下的成长劣势,促使重点大学更多地向着农村和贫困地区子女开放,在预防教育机会分化的同时,缓解教育改革对他们可能存在的机会损害,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的入学机会差距,保障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此外,随着当前我国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进,从招考合一走向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是对原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的补充,在保证招生质量的基础上兼顾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特殊性,促进了重点高校人才选拔的多样性,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