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该文件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迎来了战略机遇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该文件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迎来了战略机遇期。
《意见》涉及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而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一的政府部门难以胜任,迫切需要依靠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此次中共中央直接出台《意见》,更显示了党对教师工作的高度重视。
党的报告、文件和领导人讲话集中传达了党的意志,是中国教育政策供给和教育发展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依据,也是党领导教育事业的重要方式。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拥有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578万人,有力支撑起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以187所师范院校为主体、383所非师范院校参与,以教师发展中心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形成了包括待遇保障、培养补充、质量提升等在内的乡村教师政策体系,保障330万乡村教师坚守在边远贫困地区岗位上。我国已经构建起全国性的系统、连续、规范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体系,发挥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作用。
当前,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进入深水区,涉及多领域、多部门的复杂改革不断涌现,政府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合作日益成为常态。《意见》中关于教师编制、职称、工资等的举措均涉及复杂的政府跨部门合作。例如,在“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政策约束下,编制成为极为稀缺的行政资源,也是政府部门之间、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博弈的焦点;教师工资增长一直以来也受事业单位工资结构的制约,很难做出实质性调整或根据教师工作实际予以完善。而完善教师工资结构,提高教师待遇水平,迫切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人社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密切合作。
在教师队伍建设任务艰巨且复杂、传统跨部门合作面临困境的背景下,必须依靠党的领导。《意见》提出,“要切实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紧扣广大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问题……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责任人要敢于担当、亲力亲为、抓实工作”。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问题上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将其纳入各级党委常委会的常规议事日程,实际上是以党的最高权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解决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有效开展跨部门合作,形成合力,能从根本上破解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时期,人民更加向往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不断加强党的领导,以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制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因素,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各级地方党委要按照《意见》要求,明确党委书记一把手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责任义务,形成省、市、县三级书记抓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格局。将辖区内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作为组织部门考核一把手工作的重要指标。实现编制优先保障教师队伍需求,中、高级职称岗位优先满足教师发展需要,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在编制总量和职称结构控制压力较大的地区,可探索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将编制和职称附带的工资性收入、社会保障等纳入购买范围,保证在岗教师无论在编与否同工同酬、教师具备职称晋升资格可不受岗位结构限制提高待遇。
分管教育工作的地方政府领导对于辖区内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教育工作的代言人和跨部门合作的重要协调者。因此,应改变当前的政府领导分工惯例,各级地方党委委任一位常务委员直接分管教育工作,在党委书记的领导下组织教师工作联席会议,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上党委常委会的议事日程,负责各部门的日常协调工作,督导教师政策的贯彻落实。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