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校(传统校)联赛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进行了初中男子组甲级的决赛,笔者现场观看了这场比赛。

  近日,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校(传统校)联赛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进行了初中男子组甲级的决赛,笔者现场观看了这场比赛。比赛能让人感受到校园足球的独特魅力和北京市校园足球成长的力量,但参赛球队的有些做法也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比赛进入下半场后,得分领先的球队出现了球员接二连三倒地的状况,最多的时候裁判要示意多个担架同时上场为这支球队提供救护,最终结果是球员频繁倒地的那支球队获胜了。应该说,体育比赛中出现球员摔倒是正常现象,但这场比赛中的同一球队球员频繁摔倒,多个担架进场救护,就很难不引人关注。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当时球场上并没有发生暴力事件,难道是因为队员体质太差吗?如果是体质太差,比分落后的球队为何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冠军队体质都这么差,那么这次参赛的近万名中小学生体质又会怎样呢?抑或还有其他原因?

  笔者通过与熟悉足球规则的人士深入了解后,觉得只有一种解释——这是球队采用的一种战术,即故意拖延时间(也叫卧槽战术)。这种战术在足球比赛中比较常见,往往是平局或领先的一方经常运用,以达到拖延时间,最后保持现有结果的目的。

  对于比赛中的这一战术,如果运用有度可能会得到认同,但大数情况下会招致人们的反感,因为这不仅会导致比赛进程支离破碎,还会严重影响到球迷的观看体验,导致足球文化的堕落,对于球员本身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如果在未成年人的足球比赛中使用消极拖延时间的战术,这种“小伎俩”恐怕会带坏小球员、污染足球文化。足球运动的真谛不仅在于竞技,更在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中小学开展足球活动,更要倡导这种精神,紧紧抓住校园足球的初心,时刻牢记校园足球的使命,严格竞赛规则,在竞技中向广大青少年传递足球运动的正能量。

  以比赛的方式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但要突出足球运动的育人作用。作为学校,要引导校园足球工作团队牢牢把握足球运动的真谛,强化育人意识,明确育人要求,避免撒手不管任由校园足球比赛职业化、成人化,严防应试思维对校园足球的侵蚀,严防功利化足球对校园足球的误导,要大力弘扬拼搏进取、团结协作、快乐分享的体育精神,积极倡导尊重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观众的行为规范,不断增强足球运动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足球文化。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