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是民族复兴之基,是大学立校之本。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立德树人是民族复兴之基,是大学立校之本。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对立德树人作了系统阐述,明确要求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这一重要论述在深刻把握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教育思想,哲学思维丰富、实践意义重大,为高校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水平大学在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上责无旁贷。近年来,浙江大学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系统思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塑造”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和区域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在清晰的育人目标之上。高校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要求就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每一所大学都要找准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特色。浙江大学提出了新时代浙大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进一步明晰了与学校发展愿景和精神文化相匹配的人才培养定位,其基本内涵是:要有理想,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担当起实现民族复兴、推动人类进步的历史责任;要有境界,具备过硬的政治意识、政治觉悟、政治素养,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对时代、对世界变化发展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理解力;要有品格,遵纪守法,恪守道德和学术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求是创新校训、浙大人共同价值观和浙大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要有才华,具有全面的素质、坚实的基础、过硬的能力和广阔的视野,具备全球竞争力和领导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灵魂。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打造具有高校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前,高校做好思政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牢固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指导地位,扎实推进新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头脑”,将新思想转化为坚定的行动指南,转化为鲜活的教学内容,转化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转化为立德树人的能力。实践当中,思政课改革是一场攻坚战,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有机融合。同时,要推动各类课程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三结合”,推动师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真正解决课堂讲授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脱节的问题。

  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有机的生态系统。浙江大学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开环整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核心逻辑就是要充分整合各方优质资源聚焦立德树人,以更开阔的视野培育时代高才。要打通学科,在优化学科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学科间交叉汇聚融合;要打通课堂,健全各类课堂间的沟通协作机制,使课堂教学、实习实践、海外交流相互衔接;要打通教学和科研,推动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使重要前沿科学知识加快走向一线教学、加快融入通识教育;要打通校内和校外,不拘一格会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社会师资,进一步创新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在更广阔的空间延拓人才培养链条。

  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要充分点燃教与学的动力。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有高水平的师资才能有卓越的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要不断加大高水平师资引育力度,建强配齐教师队伍,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科学评价教师、有效激励教师,让每位教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通道,让优秀的人聚焦一流的事业,让骨干教师真正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要努力营造尊师重教文化,使教师普遍感受到投身教育教学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生是求学问道的主体,要大力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严格学生评价标准,不断探索和优化相对评分、末位淘汰等考核机制,树立更高更严的人才培养标准。要大力提倡研讨式课堂教学,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支持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多样化、混合式学习,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和创新性教学。要将师德师风、教风学风建设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营造更加清正的人才培养环境。

  一流管理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保障。要构建高水平的管理体系,旗帜鲜明地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锤炼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骨干队伍,确保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最基层。要以深化校院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抓手,提高机关的战略研究与管理能力,针对院系实际分类授权,建立健全院系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构建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体制,全面增强院系基层自主发展动能。要进一步深入落实师生为本理念,优化服务体系,加强关心关爱,加快探索“最多跑一次”改革,将师生从填表格、跑部门的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在日常决策、后勤服务、基本建设等各个方面优先考虑人才培养需要,努力营造更加舒适便捷的工作学习环境。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师生关心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学校改革发展,在一流事业中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作者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