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源动力,深刻领会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是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发展一个根本出发点。
科技创新是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源动力,深刻领会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是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发展一个根本出发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时代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根据十八大描述,国家创新体系由“科技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创新体系”五大体系构成,五大体系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五年多过去了,创新驱动发展从理念到全社会一致的行动,成为了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成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在《中国高校科技》执行主编马海泉看来,建设好创新型国家,需要全方位谋划、顶层设计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这是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科技创新是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源动力,深刻领会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是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发展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大学在其中又承担了怎样的角色?
必须重视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化
《中国科学报》:我们注意到,在您的文章中,多次提及知识创新,它应该具有怎样的特征?
马海泉: 知识创新在国内文献中并没有精确的定义。目前多数人仍然从技术转移的视角理解知识创新,但在我看来,知识创新的内涵不止如此。完整的知识创新概念应该包括知识创造、知识汇聚、知识传承、知识应用和知识传播五大方面。知识创新的源头是科技创新。知识汇聚是指将多元化、分散化的知识汇聚、整理和系统化,本身就是知识创新过程;而知识传承强调知识在隔代人群中的继承和发扬,这个过程也需要知识创新;知识应用与科技成果应用有着本质区别,科技成果应用的目的性强,有明确的功利性,知识应用虽然也以科技成果为形态表现,但知识本身少了功利性,而且应用范围带有随机性;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知识传播形式、方式的改变,也同时改变了人类认知的方式和习惯。
知识创新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与技术的相对固化不同,一切事物,包括科技创新都可以转化为知识被传承、被应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或产业,我们称之为技术转移;科学研究成果也可以转化为知识,我们称之为知识转化。工作、生产、管理的流程、职业的规范、社会文化、国防技术等都可以转化为知识。正是通过知识创新,确立了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使之成为整个创新社会发展的智慧源,为创新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中国科学报》:理解知识创新这一概念,要避免哪些误区?
马海泉: 长期以来,一些人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知识创新的主要内容,认为保证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政策就是知识创新体系。这种认识显然是有偏差的。我认为,知识产权应该属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保障体系,正是有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保证各个创新主体的利益最大化,才能调动每个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同抑制学术不端、处理科研诚信一样,它是保护创新、促进创新的法律保护伞。
大学是知识创新的主体
《中国科学报》:为什么要强调大学在知识创新中的独特地位?
马海泉: 科技创新驱动的知识创新始终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世界大学发展的历史看,古典大学因古代科技创新发展缓慢,知识创新仅限于知识的汇聚和传承;颠覆古典大学的是由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所引发的知识创造,并最终以德国洪堡大学的建立为重要标志,引发大学教育的整体创新;引发美国大学产生巨变的动力同样也是知识创新。由此可见,知识创新自大学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具备了,只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创新的内涵不断深化,始终引领着大学发展的方向。
在“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发展的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大学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立科学研究支撑下的现代大学制度,大力提升知识创新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大学是“五大职能”融合而成的新学术共同体,对大学五大职能的强调,使国家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会分别从这五个方面考量大学。而这五方面,大学并不是唯一的执行者,所有工作都可以轻易被替代。因此,国家在相关宏观政策的制定中,大学作为科技创新体系智慧源的独特作用被忽略了。大学是举办高等教育的机构,但绝不能简单地将大学当作是高等教育,大学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主体,而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与医疗、住房、环境等成为国家社会创新体系中的一部分。
高等教育应是一座百花园
《中国科学报》:理顺大学五大职能与知识创新的关系,可能给大学未来的发展带来什么?
马海泉: 当前,大学的职能被归结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这是一个正确的判断。但是,以分散独立的五大职能来制定大学发展的依据,不仅忽略了大学作为由五大职能体系形成的新学术共同体特性,而且忽略了大学组织社会存在的不可替代性。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转化和技术转化同样重要。知识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智慧源,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动力源。两大体系共同支撑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对大学来说,知识创新能力反映的是一种科教融合的综合能力,体现了创新驱动发展的现代大学理念;而对教师来说,知识创新能力反映的是教学创新能力。当前,在大学教师评价中,并没有一个综合指标来评价教师能力和水平,都是教学和科研等单项指标的简单权重叠加。这样做看似公平,但在当前指标下,却很难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因此,用知识创新能力衡量大学,建立新的大学表述方式和指导思想,将有利于大学的统筹协调发展。
在我看来,正是具有以“知识创造、知识汇聚、知识传承、知识应用和知识传播”为核心的知识创新能力,才能使大学具有支撑国家创新体系的底气,成为联结社会、政府、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科学报》:您心目中的高等教育应该是怎么一个模样?
马海泉: 大学知识创新的源头多种多样,导致了大学教育的丰富多彩。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就是构建科学研究支撑和引领的体制机制,在创新驱动发展的现代大学理念作用下,知识创新的源头不同,直接决定了大学的不同,导致了人才培养的类型不同。当前,我们的教育管理模式过于整齐划一,管理学校好像是在管理仓库,各种货架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各类教育,结果教育被严格分割,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实际上,自然科学讲究发现规律,而不是创造规律,科学精神的一个本质就是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文化讲究道德伦理,讲究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属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工匠讲究技艺传承,而不在于创新,讲求的是按规矩办事,钉是钉铆是铆。这三种不同教育内容所对应的教育模式是不同的,有的重视课堂学习,有的注重能力训练,还有的需要养成教育的培养。
当前,要走好党中央提出的“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发展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之路,必须解放思想,树立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学发展理念,建立科学研究支撑和引领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提升大学知识创新能力。要像经营花园一样管理教育,各类学校对应各种植物,虽然它们生长的环境、所需的养分等是相同的,但是会长得千姿百态,开放出五颜六色的花朵。
(马海泉系《中国高校科技》执行主编)